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寡妇丫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5

分卷阅读355

    见她点头才乖乖地走到无名先生面前。甜甜喊道:“爷爷安好。”

无名先生目含笑意,捋长须老怀甚慰地点点头,“好孩子。告诉爷爷。都读了什么书?”

文轩有些茫然,“爷爷,宝宝还小,不能去义学。只认得几个字,读不会书。可是。可是,宝宝会唱好些儿歌,还会背好些诗词。”

无名先生将他抱起来,放在膝盖上。“噢?宝宝都能背些什么,念来给爷爷听听。”

王承德和蓝怡在旁边垂手而立,听着这两人交谈。王春荣曾说过,无名先生性子并不算难接触。但他只在看着顺眼的人面前才会说超过三句话,看来,他对文轩还是有好感的。

“爷爷,我会好多呢。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道少……”文轩一首首地背下去,都是蓝怡教给他的适合小孩子学的前朝诗词,朗朗上口。

无名先生听了片刻,嘴角含笑地点头,“不错,不错。宝宝都晓得是什么意思么?”

他亲和的态度让文轩十分放松,骄傲地挺起小胸脯,“晓得,娘给宝宝,讲了。”

听着儿子被表扬,蓝怡与有荣焉,微笑不语,对无名先生没有赐座上茶的事情也就不在意了。毕竟,在这位老者面前,她们都是晚辈,立着也是应该。

无名先生看看蓝怡,接着问文轩,“宝宝,平日里都在家做些什么?”

“捡鸡蛋,鸭蛋,鹅蛋,帮娘打草,喂咩咩们,喂猪,喂鸡,喂小火,喂小白,喂毛驴,还有吃饭,出去玩。爷爷,宝宝家还有一只小猴子,叫刀疤猴,暖和就跑了,没有回来。”文轩念叨着,十分想念家中的一切。

无名先生点头,“小火和小白,是什么?”

“是小马,姨夫和周二伯,给的。”文轩答道,“娘说,长大了,能踩到马鞍子才能骑,宝宝多吃饭,快长大了。”

“恩,你娘说的对。”无名先生摸摸他的小脸,“很快就长大了,宝宝可见过去你们村里的青山客?”

蓝怡一愣,宝宝根本就没有听过这号人物,摇摇头,“宝宝不知道,大青山上有好些树,好些草,好些猴子,娘没说有客。”

无名先生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转头对蓝怡说道:“春桃姑娘,你将文轩养得很好,老夫替明哲多谢你。”

蓝怡略行屈膝礼,“当不起先生的谢字,文轩现在就是我的儿子,母教子本就是应当的。”

无名先生见她不卑不亢地态度,抬抬手,“王管家,春桃姑娘,你们坐吧,于伯,上茶。”

王承德暗喜,无名先生屋内的椅子,不是谁都能坐的。他直接谢过带着春桃坐下,并没有多寒暄,因为王春荣说过,无名先生不喜那一套,喜欢直来直去,最喜君子之交淡若水的态度,所以他们今日过来,连礼品都没拿。

蓝怡规规矩矩地坐在父亲旁边,但听无名先生又问道,“昨日,俊辰带着一首悼亡诗来见我,说是出自青山客之手。依老夫看,此词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出自肺腑,平淡中寄寓真淳,可说全词思致胃脘,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非经历风霜之人无法作出。老夫对这位神秘的青山先生很是好奇,不知春桃姑娘可再告知一二?”

听着孟无名相当精准的词评,在看着他慈祥目光,蓝怡竟不想说谎,“不敢欺瞒先生,世上可说并无青山客此人。”

无名先生毫不意外的点头,放下文轩让他回到蓝怡身边,微笑道:“那这首和上的诗作,诗词评说,都是出自何人之手?”

蓝怡恭敬答道:“先生,这些诗词出自何人之手,我也不得而知。我于普和六年从山上摔落磕伤脑子失去记忆,醒来后这些诗词就在我的脑子里了。至于行本上的诗词评说,乃是我与在北沟村义学当夫子的义兄雷天泽共同捉笔而写,还请先生多多指正。”

无名先生微微点头,赞赏道:“指正不敢当,你们的几处评说,让老夫茅塞顿开,日后还要与春桃姑娘多多交流才是,你义兄还在村中做夫子?”

蓝怡摇头,“义兄春节前回乡,我离开村里时还未归来,现在不知是否回村了。”

无名先生点头,“现在,春桃姑娘种于山坡上的白牡丹,又该开了吧?”

“正是呢,早花应已开了,我过几日要带着文轩回乡,那时该是山花烂漫了吧。”希望,不要错过花期才好,蓝怡真的很想马上就坐船赶回去。

文轩听说要回乡,小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老夫也当出去走走才是。春桃姑娘,不知你们村内的义学,可还缺教书先生?”()

正文第二六五章蓝怡拜师

三日后,蓝怡一行乘船返回黄县。

这次他们不是搭商记的顺风船,而是专门租了一艘精致的小客船,周老夫人还请了镖师一路护送,她亲自送到码头,并让王承德父子送蓝怡他们回黄县。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与蓝怡同行的,义学新夫子孟无名先生。无名先生自荐到北沟村教书,蓝怡惊讶,王承德惊得喷茶,乐坏了周老夫人。无名先生能到北沟村,文轩就能跟在他的身边读书,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无名先生也是个利索的,说走就走。将家里的东西收拾妥当,只带了两箱子书和老奴于伯便登上了蓝怡的船。开船之前相当低调地坐在客房内没有露头,蓝怡也依着他的嘱咐,并没有将无名先生要离开梅县赴外地教书的事情告知旁人。不过,来送行的人中,张平育是知晓此事的,他上船与恩师告别,说了几句话才退出来。

接触下来,蓝怡才知道无名先生的不负盛名,乃是真正的宏学之士,他的思想更偏重于道家而非儒学,蓝怡对他的敬仰日深。

无名先生到北沟村教书,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想从蓝怡这里多汲取些诗词灵感和观念,所以也会主动找蓝怡谈论学问,二人渐渐有了惺惺相惜的同类感,很快成了忘年交,对于蓝怡提出的各种困惑,无名先生知无不言。一路行来,他身边的于伯甚至笑称先生对蓝怡的教导比起他的六个弟子一点不少,蓝怡可说是先生的第七弟子。

没想到这一句话,先生竟真得收下蓝怡为他门下的唯一女弟子,蓝怡自然是兴高采烈,王承德为了这件事喜得好几夜都没合上眼。做梦都会笑醒。

一路有良师益友相伴,很快就回到了黄县码头。蓝怡一行人下船后直接租马车回北沟村。

此时,已是三月下旬。阳春三月,烟柳飘飞,百鸟争鸣,大青山一派生机勃勃,北沟村山坡的牡丹。果真是大开了。

蓝怡遥遥望了一眼满山白霞和络绎不绝的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