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寡妇丫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0

分卷阅读260

    一二,我只能帮着照看一下蔬菜长势,至于销路还要大哥多费心思。”

夏重潇点头,“冬日难行,蓝妹得空去一两次即可,蔬菜销路有程备游盯着。想来不成问题。”

想到乐香居的掌柜、眯眯眼的白胖子程备游,蓝怡猛然觉得好久不见。但此人给她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夏大哥,我觉得程备游是个能用之才。”

夏重潇听了,一向儒雅的脸上居然露出几分便秘的难看表情,不过很快被他遮盖过去,“此人能力自然不容小窥。他是程自牧派来监督小七的,但似乎又脱离的程自牧的掌控,与小七走的更近,我也说不好他到底站在哪一边,蓝妹还是不要与他太过接近,尤其不是不要让他知道你与小七私交甚好之事,省得惹来麻烦。”

蓝怡挑挑眉,怎么越听越觉得有点无间道的意思?夏顺则一副呆愣地看着夏重潇,没想到大少爷竟说到了这等地步,程备游的事情他知道的都没有这么清楚。

夏重潇见一向机警沉稳的夏顺难得露出这等表情,露出几分笑意:“夏顺,你要记住,除了我与婉妹,蓝妹也是你的主子,凡是与商记有关的事情,蓝妹要知道的,你都可直言相告。”

夏顺恭敬起身应下。大少爷说的是“与商记有关的事情”这个尺度已经很大了,他是夏家的老人,知道的事情自然不少。不过蓝怡做事向来有尺度,他也晓得大少爷的意思,分寸之间不用再细说。

蓝怡见已无事,便站起身,“好了,稿子大伙也看过了,若是没有异议咱们就各自回去思考几日,下次开会时再具体商量。”

林远站起身伸个懒腰,“六子和小七都不在,看来年前咱们是不得闲了。”

夏顺笑笑,“越忙越好,越忙说明咱们商记的生意越好。”

蓝怡却故作神秘的摇摇头,“夏掌柜,等咱们理顺了这些日常琐事流程,把事务放到管事手里,咱们几个开会只讨论攸关商记发展的大事和重要的人事任免,可是会比现在轻松很多呢,到时候咱们还可以边垂钓小酌边开会呢。”

众人听了蓝怡的话,相视一笑,前景果真是美好诱人的。

夏重潇伸指一点蓝怡的额头,“有蓝妹的妙计,大哥就等着做个悠闲的江畔渔叟了。今日乃开炉日家里正热闹着,走吧,随我回家,母亲念叨你好几日了,定亲之事蓝妹要好生与她老人家说说才是。”

十月一日,是大周的开炉日,有司向宫廷进暖炉炭,各大寺庙设开炉斋,有钱人家这日也要新装暖阁,低垂绣簾,老少团圆,浅斟低唱,以应开炉之序,夏家自然也是有不少节目的,蓝怡不想去凑这个热闹。

“姨母那里我改日再登门拜访,今日还要去买些东西。”

夏重潇也不勉强,叮嘱几句后便离开了家。蓝怡是与林喜、林远一起坐牛车来的,她要去买东西两人自然陪着。

“大嫂,要买些什么?”林喜牵牛车,回头问道。

天气越发冷了,蓝怡把手藏在袖子里,“买些碗筷回去,家里的不够用了。”

王林远听了,笑道:“大嫂,买碗筷何须去别处转,咱们的杂货铺里到了一批曲阳定窑的白瓷,我记得大嫂喜欢白色瓷器吧?不如咱们去挑挑?”

定窑白瓷和京师附近的钧窑青瓷是大周知名瓷器,价格自然是不便宜的。青瓷古朴大气,蓝怡很喜欢青瓷摆件和挂件,但餐具用的瓷器,她更喜欢白瓷,觉得白色更能衬托出食物本身的色泽。

“用不得这么好的,就是买几个日常用的,家里孩子还小,定窑白瓷摔了可惜。”这些瓷器,若是留到现代,绝对是值钱的古董啊,蓝怡总有些舍不得。

林喜拴好牛车,劝道:“大嫂,定窑白瓷虽贵,但成本却只占三成,咱们这一批是直接从曲阳进货拉过来的,其中上好的被挑了去做贡瓷,这是官家挑剩的,大嫂多挑几个用着。”

这就是自家有铺子的好处啊,片刻之后,店内的伙计把蓝怡挑好的瓷器装箱小心的放在牛车上,三人慢悠悠地回北沟村。

“咱们这瓷器品质不错,只是这样摆着着实不上档次,装瓷器的盒子也简陋了些。咱们可以设计些漂亮精致的高档木盒,将成套的碗碟装进去,这样不仅好看,也防摔,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蓝怡建议道,合适的包装可以提高商品的观赏和保护价值,大周的包装多是运输包装,销售包装做得还不够精致。

“大嫂说得对,听说进贡到宫里的碗碟就装在精致的香檀木盒内,里边还配以锦绸,很是漂亮呢。”王林远应道。

王林喜现在凡是都用数字说话,“这样的木盒,用枣木、桉木和水曲柳即可,镂空雕刻花纹再漆以彩漆,绝对漂亮,成本价也不及瓷器的一成,但我估摸着售价可提高三成不止,这事能做。”

王林喜由一个沉默寡言的庄稼汉子飞速蜕变成一个精明沉稳的商人,让蓝怡十分有成就感,“二弟说的不错,你们再想想,咱们的杂货里,还有不少好东西也可以按着这个思路改改。那些打算挑礼品送人的,定十分喜欢这漂亮大气又实用的东西。”

王林喜和王林远得到鼓励,开始兴致勃勃地提出更好的建议,蓝怡也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半个多时辰很快就过去了。

下车时,王林远好奇问道:“大嫂,这大白瓷碗你买了四个,是要做什么用?盛饭喝粥个头也太大了些。”

蓝怡脸一红,这几个大碗是给周卫极准备的,他胃口大,家里的小碗吃着不够过瘾,蓝怡不想让他总对着罐子吃。

现在只要周卫极在家,蓝怡就会给他准备晚餐,做好之后直接敲墙递过去,两人也会隔墙说几句话,温馨而甜蜜。

周卫极吃完后,总是把罐子和碗刷得干净,篮子里有时会给蓝怡放些小礼品。有时是这边难得见到的果子,有时是他给蓝怡买的书籍。昨日,他就送了蓝怡一本前朝诗人轶事,中间还夹了一张纸条,约她今晚酉时两刻相见。

周卫极的字比她写得好很多,工整漂亮,很有力道。古人都是自小学习写毛笔字,她这个半路出家的自然是比不了的。

想到他那冷清清的家,蓝怡这次准备了足量的吃食,打算陪着周卫极一起用晚餐。

开炉日大小也算个节日,算是两人一起过节了。当然,她晓得以周卫极的耐冷程度,是不可能会这么早生起火炕的。(。。)

正文第一八六章重在沟通

“周二哥,今日去父母坟上送过寒衣了么?”

十月初一,标志着寒冬的到来,大周民俗不止是家中开炉取暖、为远方的亲人寄送寒衣,也担心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这日要祭祀先祖,祭祀之物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