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寡妇丫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2

分卷阅读242

    短木棍,好奇问道。

蓝怡用铁锹把自家的那个陷阱里的土挖了挖,用树枝编好翻转盖子扣上,笑道:“你觉得是为什么?”

宇儿皱着小眉头,左右看了看,恍然大悟,“因为咱们都在田边上挖了一圈壕沟,所以这里逮不到兔子了。”

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村里人在村子田地和山坡靠近林子的外围挖了一圈不大的壕沟,并加了盖子,用来阻挡山里的野兽们尤其是野猪下来糟蹋庄稼,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宇儿说的不错,的确有这方面的原因。”蓝怡接着开导他,“今年咱们村里不少人都忙着进山摘野果子换钱,他们把时间花在找果子上,比花在挖陷阱捉小动物上能换来更多的银子。所以挖的陷阱自然就少了很多。”

宇儿认真听着,若有所得的点头,“就像娘说的,要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让时间产生最大价值。”

蓝怡点头,宇儿虽腼腆内向了些,但是小脑子绝对不慢,“宇儿真棒,娘说的话你都你记得。”

宇儿笑得小脸红扑扑的,十分自豪。

蓝怡拉过正在采野菊花的文轩,叮嘱道:“你们看到田边的一圈小树枝标记出来的壕沟没有?可不能过去玩,没有大人跟着不能出壕沟到林子里来,记下了?”

俩小家伙乖乖点头,文轩举起野菊花,“娘戴上,好看。”

蓝怡接过文轩手里的菊花,回村后她又换回了了暗色的寡妇装,戴花自然不合适的,“娘不戴了,给你们编成帽圈戴。走,咱们去山坡捡鸭蛋去。毛驴、山羊和马们也该牵回家了。”

文轩一听赶紧拉着蓝怡往回走,“娘,快点。”

捡蛋可是他最爱的。

宇儿大了几岁,想的自然多了不少,“娘,小火和小白要住在哪里呢?小毛驴的窝住不下了。”

“咱们在毛驴的窝旁边给他们盖个小棚子住,等着牡丹收拾好咱们就盖。我看不如把毛驴的棚子也拆了,一块盖个能保暖的大棚子,房顶也盖上石片,省得漏雨,你们说好不好?”关于家里的事情,蓝怡或多或少的会告诉两个孩子,养成他们参与和思考的习惯。

山坡上果然还在忙碌,蓝怡喂过鸭子,两个孩子也捡完鸭蛋,她叮嘱让大伙早点回去吃饭,便带着两个孩子回家准备饭食。

待回到家门前,恰碰上周卫极骑马回来。(。。)

正文第一七四章众客登门

周卫极孤身一人回来,显然刀无锋是留在了苏永珅那边。

“二哥,你回来了,衙门里的事情还好么?”

周卫极怎么说也算是黄县衙门的班头,他离开将近两月,回来后自然要先到知县大人那里报到。

“有高峰在,并无大事。”周卫极不想多说衙门里的事情惹蓝怡跟着烦恼,“二叔那边解释清楚了?”

蓝怡高兴地点头。

周卫极也露出笑意,“那,咱们的事情,也说了?”

蓝怡轻轻点头,“二哥,今晚我请二叔一家、为阳叔和文田大哥他们过来吃酒,你待会儿也过来吧。”

周卫极听明白了她的意思,眼里闪过快乐的光芒。

男人们还没到,赵里正的大儿媳妇吴氏和牛蛋的娘亲牛嫂、周卫鹏的媳妇杨氏先到了,帮着蓝怡做饭。

蓝怡将贾氏介绍给大伙,贾氏虽不爱说话,但是这样的场面还是招呼的很周到,让人觉得礼貌又不过分亲近,恰到好处。蓝依觉得她比在王家内宅时那样木讷的模样好了许多。

“咱们来晚了,贾婶子一个人就把这几大桌子菜弄出来了。”牛嫂笑呵呵地说,牛文田回去告诉她蓝怡请了他过来吃酒,牛嫂也就托八婆二嫂看着收山货的摊子,过来蓝怡这里帮忙拾掇,没想到已经收拾好了。

八婆二嫂本想着自己过来的,但是摊子不能没有人。她又没牛嫂跑得快,只能在那干瞪眼。

贾氏正在烧火蒸馒头,笑道:“哪是我一个人收拾的。桃儿帮我收拾好才去的地里。”

“贾婶子,你就别谦虚了。别的咱不知道,这么好看的萝卜弟妹可切不出来。”吴氏亲热地说,案板上切好的长条形萝卜,每一根大小一模一样,这样的功夫可不是蓝怡能有的。

“就是,瑶姨。这几位嫂子都是常来的,知道我没这手艺的。”蓝怡自爆其短,“大伙坐吧。我去弄壶茶水过来咱们坐着说会儿话。”

杨氏笑着说到:“弟妹,田里的稻子已经收了,我公公说过几日晒干再给你送过来,民善叔交待了。稻秆直接送到山坡边上用来捆牡丹。家里还种了些绿豆。豆棵过几天跟粮食一块拉过来,你喂牲口用吧,我家没牛留着也是当柴烧。”

杨氏的公公就是周卫极的二叔周二发,他们租种着王林山的三亩水田,现在又到了缴地租给蓝怡的时候。

“四嫂,这事不急。对了,你们今年的牡丹怎么样?”周二发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小儿子还没有成亲。所以还没有给儿子们分家。不过周二发是个脑子灵活的,虽没有分家但是两个儿子挣的钱都让他们自己收着。想做什么他也不干涉,所以杨氏才跟丈夫周卫鹏商量后,在村边买了五亩山坡跟着蓝怡种牡丹。

“种好了肥也压好了,林喜兄弟过去一点点教着弄的。”杨氏面露喜色,“那五两的牡丹苗钱这个月底也就能还上了。”

两口子没什么积蓄,现在还欠着蓝怡他们五两银子的牡丹秧苗钱。

蓝怡赶紧说道:“四嫂,银子的事情真不着急,你等手头宽裕了再说。”

这里讲究年底清账,现在离着年底还有好几个月呢。杨氏听了,笑得十分开心:“弟妹这段日子不再家,所以不晓得。他们哥仨前段日子进山采了十几天的果子,好运道的寻着了一片红果子树,赚了几两银子。”

牛嫂点头,“是哪,当时这哥仨没人背着两大袋果子出来的,足有两百多斤,衣服被树枝挂了不少口子呢。第二天二发叔一家子都进山,背出来的红果、栗子和榛子加一块都上千斤了。四弟妹,我记得当时你都背了一百五十斤的果子呢,嫂子比起你来,差远了。”

丈夫进山三天,回家时满身泥土,身上大大小小被树枝挂了二十多道口子,却高兴地拉她进屋,小心翼翼地掏出两吊钱让她存起来,当时杨氏心疼地直掉眼泪。他们家人多地少,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三瓣花,两吊钱足让一家子围着数了半夜。她心疼丈夫,第二天愣是跟着他一起进山,找到那片林子,咬牙背了一百多斤出来。

“还不是想着让娃他爹少跑几趟。”杨氏眼圈发红,“娃他爹当时背着两个大袋子,还一直在我后边帮我托着,要不是他我也背不动那么多啊。”

蓝怡看得鼻子头发酸,农家清苦,能有这样赚钱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