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寡妇丫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0

分卷阅读200

    周老夫人不可能真的去搜查二房的东西,就算承明家的说的是真的又怎样,东西又没刻着名字,只要她咬死不认谁又能说什么!田氏这般想着也有了底气,挺直了腰杆,得意地抬头却正对上丈夫阴沉的目光,她心里一哆嗦。

王明礼警告过她,不让她动大嫂的东西,别人不能查二房的东西,但是他能啊!

正在这时,蓝怡清脆的声音响起来,“二夫人怎么会拿大夫人的东西呢,她手里好东西可不少。前几日我去米府拜见米夫人,米夫人屋里挂着一幅字画,夫人说是李太白的真迹,还是咱们府里的二夫人知道她喜欢字画亲自送过去的呢。”

田氏脸色又变,她把大嫂库里的字画拿去送给米夫人,想托她的关系拿下梅县牡丹籽油的生意。哪知米夫人字画是收了,但是生意却没松口,这件事情她做的隐蔽,哪里知道米夫人却将字画挂在会客室里!

王格知一听李太白的字画,马上来了精神,“春桃,你且给叔父说说,那上画的是什么,提的是哪首诗?”

田氏反驳道:“春桃大字不识几个,哪能认得字画?”

蓝怡一笑,“我大字是不识几个,不过图还能看出来。上边画的是高山阔河,山上覆雪有几棵寒松,河上一叶孤舟,诗仙太白背手立于舟上,仰望高山。上边的诗米夫人说是太白的之一,米夫人念得颇熟,我只记下了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剩下的只觉得好听,实在记不住了。叔父,是有这么两句么?”

蓝怡刚认了亲,这声叔父叫的却十分顺嘴,田氏抽嘴角正要反驳。王格知却抚须念道,“不错,李十二的三首,第一首名气最大:‘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幅真迹明哲买回来后老夫拉下老脸去求,他连摸都不肯让我摸一下,没想到现在已挂到米县丞家的墙上,憾哉,憾哉!不过老夫听闻米夫人也是一位精于书画的奇女子,画在她那里,也不算糟蹋了。”

吴氏瞧着丈夫摇头又点头,长吁短叹的样子,恨恨地瞪他两眼。提起美人字画,他就是这副样子!

众人听了哪里还不明白,这明明就是田氏取了多平堂库里的字画送人啊!大伙看她的眼神顿时不屑起来。

田氏额头冒出冷汗,犹在无谓狡辩:“那幅字画本就是母亲送给我的,我父亲也珍爱前朝字画,太白的字画也是不少的。”

提起字画,王格知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他皱眉语重心长地说道:“老二家的,太白字画真迹可不多,后人临摹的赝品却不少。你大哥大嫂识得真迹,米夫人也是个中高手,既然她肯把这幅画挂在会客室里,定是真迹无疑。我记得这幅明哲取回来后在画的左下角扣上了他的私章,你若是不信,去米夫人那里一看便知。”(。。)

正文第一四四章正义出妻

王明哲居然在画上扣了私章?田氏认得的字不多,字画上的章刻的都是梅花小篆字,她哪里能认得出来!

田氏呆愣着再也说不出话来,她只是投其所好挑了幅字画送给米夫人,哪里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

周老夫人一挥手让承明家的婆子退下,她看着冷汗涔涔的田氏,颇为大方地说道:“老二家的不必如此,不过是一幅画,送人就送人了吧,剩下几幅字画变卖也够修缮祠堂的。还是你心细周到,晓得多平堂的房子漏雨需修缮。伯母晓得你事情多,要照顾明礼读书,还要照看文庭,这件事就不劳你费心了。库房的钥匙交给承德,等他把房子修缮好后再把‘存’在你那的物件搬回去吧,也好给文轩留个念想。”

田氏羞得无地自容,姚氏私库里值钱的字画和物件早已不在她的手里,怎么可能还得回去。

周老夫人却不肯饶过她,“承德,你将多平堂私库的账册和二夫人暂时保管的东西抄录两份,一份交给二夫人,省得下人认不得哪些是库里的东西随便‘捡’了去;一份交给族长。大哥,您见多识广,看看哪些东西还值几个银子,挑出来变卖修祠堂吧。”

王承德取账册先递给王格安查看。王格安翻看一遍,又看了田氏取走的东西,心中惊讶姚氏私库内竟有如此多的物件,更吃惊于田氏的大胆。

田氏做的事情的确上不得台面,王格安作为族长是一定要维护王氏家族的威严和体面的。“不告而取谓之偷,田氏,你既然是替大房暂时‘保管’东西。这些自然是要还的。”

田氏面无人色,再也顾不得场合,求救地看着自己的丈夫,王明礼却只当未见。

旁边的几个族老也好奇地伸着脖子,王格安将账册递了过去,众族老才知田氏取的可不是一两件,以前知道二房侵吞大房的财产。只是没想到已经到了如此嚣张的地步,可想而知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其他未入账册的不知凡几。

其实。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管账册是真是假,田氏已百口莫辩,她身上有了这个污点。一辈子休想洗掉。日后难在人前抬起头来。田时越想越觉得害怕,慌了手脚。

王格安思量那些东西,建议道,“弟妹,剩下的字画里随便取出两幅足够咱们修缮祠堂的,你看?”

周老夫人刚要点头应下,王格知却突然站起来:“安大哥,大嫂。何必将字画变卖,便宜了外人。不如大嫂将剩下的字画都送与小弟。该多少银子便是多少银子,至于修祠堂所需的银子小弟也全出了,可好?”

王格知与王明哲走得近,晓得他手里有几幅上好的字画,自然不舍得让它们旁落。

吴氏听了丈夫的话,恨不得将他一脚踹出去,“老爷,咱们哪里有这么多银子!”

王格知却潇洒地挥挥手,“千金散尽还复来,在意这些俗物做什么,不够的先想办法填补就是。”

三爷王明深也不认同父亲的做法,那些字画是值钱,但李太白的字画二嫂已送人,剩下的也不一定还在她手里,怕是他们出了银子却惹一肚子气回去。

王明昭则跟父亲一样是个画痴,刚要开口附和两句却被妻子韦氏拉住。韦氏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公公爱惜书画,儿媳听了也颇为感动。不过伯母打算将这些字画换成银子修祠堂,也是替大嫂积阴德呢,咱们可不能将这份功劳抢了去。”

王格知听了一愣,想起去世的姚氏,似乎小儿媳妇说的也有点道理。

吴氏满意地看了小儿媳妇一眼,觉得她总算说了句中听的话。

“安大哥,大嫂,这份功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