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寡妇丫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1

分卷阅读131

    不节的,路上赶集的人并不多。

五个孩子都很兴奋,坐在牛车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嚷着。这时,一阵马蹄声从后边传来,周卫极策马追上。

大黑马是宝宝的最爱,见着周二伯骑马过来,他站在牛车上挥舞着小胖手喊道:“二伯,马。马,骑。”

宇儿和大福几个也瞧见了周卫极,声声喊着二伯。自从他们跟着周卫极学拳后。对他的惧怕心理也消了,就连他那一脸大胡子都让几个孩子喜欢,蓝怡曾听到过几次他们想着长大也留那样的胡子。

不过蓝怡还是不喜欢这中满脸络腮长胡子的感觉,周卫极这幅样子看起来像蛮夷之邦来的外族人,脸型五官都看不清楚。

王林喜见着周卫极,招呼道:“二哥,去衙门?”

周卫极点头。侧身弯腰摸摸宝宝的小脑袋:“要骑马?”

宝宝赶紧点头,冲他露出大大的笑容。

蓝怡刚想拒绝,周卫极却伸手把宝宝接了过去。抱在身前,宝宝双手抓着马鞍子,兴奋的小脸发红,嘴里“驾。驾!”的喊着。

“宝宝。坐一会儿就成了,别耽误周二伯的正事。”蓝怡无奈说到,周卫极在家时,宝宝没少跑过去蹭马骑,她管也管不住,甚至将家里的毛驴贡献出来让他骑着也不成。

宇儿和大福羡慕的瞧着周卫极的腰刀,问道:“二伯,你要去抓坏人么?”

周卫极摇头。说话时眼睛却有意无意地瞧着蓝怡:“不是去抓坏人,是有事情去军营。”

宇儿一听更羡慕了。军营啊,小孩子们心中的厉害所在。

王林喜听到军营,扭身问道:“周二哥,军营里养了不少马匹吧?”

周卫极不知王林喜为何这么问,但还是简要答道:“我今日去的是城外厢军那里,马匹不算多,马匹多在禁军处。”

“禁军?”蓝怡好奇问道,“禁军不是守卫京城的军队么?”

周卫极没想到蓝怡会对军队的事情感兴趣,他笑着说道:“驻守京城的乃是从二品殿前都指挥使所领的侍卫亲军,是禁军精锐。我朝禁军八十多万,除防守京师外,大多分番调戍各地。”

平日里周卫极少言寡语,没想到说起事情来也是调理分明,很是专业。蓝怡不好意思地用手指摸摸耳朵,化解自己常识不足的尴尬。机会难得,她又接着问道:“周二哥,厢军和禁军有何不同?”

周卫极策马跟在牛车边上,耐心答道:“禁军乃属军中精锐,分隶三衙,不可私发一兵;厢军乃由州县武官所领,主用于劳役。登州乃我朝与女真通海之处,驻禁军三军。”

说罢,他见蓝怡还是茫然,竟奇迹的猜到她对“三军”有多少人不解,这也不是什么机密事情,所以他又接着说到:“我朝厢禁两军,均是五十人为一队,两队为一都,五都为一指挥,五指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

蓝怡听了点头默算,一军禁军,也就是两千五百人,禁军八十万人中有七千五百人驻守登州通海处,也就是沙门岛,看来沙门岛乃是军事要地,大周与女真的关系也不算和谐啊,希望开战之时不会波及到黄县才好。

“多谢周二哥解惑。”蓝怡知道更多的就是自己不该问的了。

周卫极柔和的点点头,大胡子遮去了他的表情,所以看起来仍是十分严肃的。蓝怡很少主动与他搭话,且这次问的又是他擅长的,当然让他觉得高兴。

王林喜见大嫂没问题了,赶紧又问道:“二哥,厢军既然养马,不知道那些马粪他们是怎么卖的,家里山坡上的牡丹缺肥,要是能买些来就好了。”

周卫极倒是没关注过这个问题,他点头应下:“我打听一番再做计较。”

“多谢二哥。”

周卫极点头,将宝宝抱起来,递给蓝怡,便策马先行了。

周卫极走后,刘氏和陈氏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才敢抬头接着说话。

“大嫂,你咋不问问厢军和禁军有多少马匹,若是多咱们弄马粪回来,自己用不了也可卖掉的。”刘氏遗憾说到,她直觉认为,只要大嫂问,周卫极一定会说的。

蓝怡摇头,“军队的事情,他一个做捕快的哪能清楚。”再说,就算人家知道为啥要告诉自己,这怎么着也算是军事秘密了吧。

“二弟,秋肥还是缺么?”

王林喜挥着鞭子拍打牛两下,让它快行:“秋肥倒是不缺。赵大叔说咱们这次也能从油坊里买些油渣回来沤肥,油渣沤的肥料肥力慢,适合牡丹过冬使用。我是想着若是能弄到马粪。明年春天的两次肥便有着落了。”

蓝怡点头,王林喜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也越发老练起来,可独当一面了。

到了县城内,王林喜将牛车寄存在城门口,蓝怡三人拉着几个孩子开始在集市上逛着。对于几个孩子来说,能到县城赶集是稀罕事。所以都兴奋不已,瞧见什么都要叽叽喳喳的说上一通。不过几孩子都是懂事的,没有哭闹着要买东西。

蓝怡他们这次的目标是秋冬要穿的衣服布料。几人逛了几个地方便选了一些布料买下来。买的布料多是散碎的布头,拼拼凑凑也能给孩子做衣服,陈氏和刘氏节俭,虽说现在手头有了银子却也舍不得买大块的好布。

不过。陈氏却花了几十文钱扯了几尺酱红色棉布和暗青色棉布。言道要给婆婆做件衫裙,至于暗青色棉布,自然是给王林喜扯的。

她将布料在王林喜身上比了比,瞧着颜色合适便买了下来。王林喜则劝到:“我不缺衣服,你和妞妞多做两身穿。”

陈氏摇摇头,结帐后便径直走出布店,她不出门不用做新衣,但是林喜却是要常出门谈生意的。去年做的新衣服已经有了破损,虽缝补得看不出来。但她还是想让自己的男人穿新衣服。

蓝怡则比较简单,家里两个男孩子,衣服颜色好挑选,她自己也只选了两块结实禁脏的布料打算给自己做衣服。今年她们一家的身高都长了,去年的衣服不能再穿,需要重新做,这大概是让人最高兴的事情吧。

买好布料,又给几个孩子买了些吃食和小玩具,一群人坐牛车去往城边不远的青山油坊。

油坊院子前一片百十平米的晾晒场上晾晒着褐色的油渣,白墙黑瓦的油坊里,缕缕青烟从石头砌的烟囱中飘出,空气中弥漫着油料的香味。走进油坊大门,馥郁的香味钻入鼻孔,粮食熟透的味道沁人心脾。

院内可见伙计们在忙碌,筛子、簸箕、蒸锅、铲、竹圈、油缸、油葫芦、油草等……一切仿佛都已经被油浸透。

油坊的张管事见到王林喜和蓝怡,迎上来招呼他们赶紧进去,张管事本就是跟着夏顺干活的小管事,为人和蔼,细心实诚,这次被他调到油坊主管榨油的琐事。

蓝怡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