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寡妇丫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6

分卷阅读116

    窝里鸡蛋的母鸡抓出来,准备了小篮子,里边蒲草放上十五只鸡蛋让它们开始抱窝孵蛋。宇儿则在旁边期盼着孵出来的都是母鸡,想到每日捡几十个鸡蛋,很快捡满一箩筐的美事,笑的合不拢嘴。

蓝怡则没有功夫遐想,她准备好吃食和热水,带着两个孩子赶往山坡,牡丹这几日正是施花前肥的时候,再也耽搁不得。

让宇儿和宝宝在花匠赵尚景的小院里玩耍,蓝怡带着斗笠,穿着利落的紧身薄棉衣裤,套外衫系粗布围腰,忙碌起来。

山坡下堆放的是年后拉来的马牛粪便,这些将山坡下堆着已经发酵好的粪肥散开,用铁锹铲起,放在一棵棵牡丹的根部,等洒好肥料后再浇足水,花前肥讲究的是效果快,肥力足,动物粪便最合适不过。

这些粪肥是夏重潇帮着联系的买进的,赵花匠回来瞧见粪肥后边直接决定用它来施花前肥,而去年堆放发酵的稻杆肥则等到花后再施。

山坡上五千多株牡丹,就算在六子、王林喜等人的帮忙下蓝怡也忙碌了好几日才施肥浇灌完毕,此时的牡丹嫩芽已经长出叶子,山坡上的牡丹竟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也足见赵花匠的技术之高,因此蓝怡等人对赵花匠更加尊敬起来。

赵尚景倒是个谦虚的,他并没有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只说是这里水土好,大伙又照顾的细心才有这成果。

赵尚景对于去年冬天蓝怡用来涂抹牡丹植株的石硫合剂很感兴趣,今年给牡丹松绑后发觉牡丹植株涂抹了石硫合剂果真是有用处的,他便虚心向蓝怡请教了一番。蓝怡也没藏着掖着,把自己知道的直言相告,毕竟这石硫合剂比起单用生石灰去虫治病效果要好上不少。但是蓝怡也强调了石硫合剂药效大,不能多用,一年也只能用一两次等注意事项,赵尚景见蓝怡教的毫无保留,对她笑的也多了几分真心,照顾牡丹、教授王林喜更加认真起来,王二叔和王林喜更是乐的喜上眉梢。

这几日,他们的油坊已经悄悄开张了,夏顺和王林远正忙着榨油的事情,蓝怡地窖里的牡丹籽也被转运到了油坊的仓库里,一切正在顺利进行。

给牡丹浇水施肥后,也就到了清明节。三月清明,春归大地,加上一场及时的春雨,浇的山间田地更是绿油油的一片,村内外向阳背风处的杏树桃树等已开始打开花苞,绽放光华,满村犹如仙境,清明乃是赏花外出游玩的最佳时节。(。。)

正文第八十八章春天来了

赏花时节,专门出门踏青赏花的也多是城里人,村里人天天处在这美景之中,也就习以为常,照样忙碌着。

返青开始拔节的小麦田里很快长出和麦苗一般高的草;山坡上的牡丹浇溉过后,也钻出了小草芽,蓝怡带着两个孩子,每日上下午在田里除草,累了就坐在田边歇息,教两个孩子认识花草、背诵知名的清明诗词。傍晚时分,他们便迎着夕阳,数着天上的云朵,带着毛驴和山羊们回家吃饭歇息,第二日早间接着出来忙碌。

蓝怡每日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就觉得心情舒畅。她着实喜欢这种生活,快乐来的如此简单,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阿谀奉承,没有蝇营狗苟,踩着脚下踏实的土地和敦厚的大山,望着满山的鲜花和潺潺的流水,听着清脆热闹的鸟鸣虫唱,似乎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她有事会忍不住哼唱几句,表达自己的快乐。

是啊,有什么事情能让她不快乐呢?桃染粉腮,柳睁媚眼,红杏枝头春意闹,哪一件不是熬了一个寒冬才能欣赏到的景致,呼吸里都是带着花香的,这般难得,却似乎又这般稀松平常,春去春来春复春,年年如此,却还是年年激动。

她的这种快乐,也感染了自己的邻居周卫极。前些日子宇儿和宝宝生病时,周卫极跟着着急,每日闻者蓝怡家飘出的阵阵药味,除此之外听不到她们三个在院子里活动的声音,他担心不已。

现在。两个孩子痊愈了,终于又传来欢声笑语,甚至有时隔着院墙。他都能听到蓝怡欢快的诵诗声,让他也忍不住勾起嘴角,觉得今年春天甚美。

这段时日祭祀游玩等活动甚多,拜扫祭祖,折柳插门,踏青游览等名目繁多,这其中让蓝怡最无奈的一个。便是寒食习俗了。寒食节在清明之前两日,顾名思义,“寒食”便是要禁火。吃冷食的。

家里的两个孩子身体刚好一些,禁不起冷食的折腾。蓝怡便没有顾忌什么节日禁忌,寒食节也照样点火做饭,让两个孩子能有一口温热可口的饭菜下肚。这也是她穿越过来之后第一次没有遵照节令习俗做事。但却心安理得。

若是为了节令习俗再搞得两个孩子生病,那她可真是要后悔死的。

清明节后,桃花红、杏花白、菜花黄的时候,杨柳飞烟,春色也过半,百花大斗芳菲,村里的妇人们头上又开满了各色花朵。这次就连蓝怡也没有免俗,在牡丹园里忙碌时。宝宝摘了大把的山花给她插在头上,蓝怡也没有取下来。嗅着满头的花香,傻乐着。

王林喜挑着两箩筐的小鸭子到山坡上时,见到大嫂这副样子,也觉得她这个年纪就该如此快乐:“大嫂,你瞧瞧,这些都是刚出窝的小鸭子,周家村集市上的小鸭都被咱买回来了。”

蓝怡早就忘了自己头上的花,走到箩筐边看着里边一百只黄色小鸭子,笑着问道:“那可买够了?”

王林喜摇头,仍旧乐乐呵呵地说:“集市上也就一百多只,这一百只大嫂你先养着,爹说明后几天他到周围几个村的集日上转转,再买一百多只回来,咱们一家一百只也就不少了。大嫂,这鸭子你得先在家里养几天,大点了再弄出来,否则怕被祸祸了。”

“恩。”蓝怡拿起一只小鸭子,托在手里观察着,“待会儿我就带回去,辛苦二弟了。”

“不必带回去了,养在我那院子里就好。”这时,赵花匠带着宇儿和宝宝走过来,宇儿和宝宝见着小鸭子一声欢呼地围过来,赵花匠瞧了瞧便搭话道。

蓝怡摇头:“这哪成,这么多小鸭子也吵着呢,影响赵大叔休息就不好了。”

“几只鸭子罢了,就养在西侧小竹屋里,等着过几日大些了放养在山坡上,也省得你来回跑了。”

蓝怡见他这么说,也就点头应下。左右她每日要过来,喂养小鸭子倒也不算不方便。

“王大嫂你这想法倒是不错呢,山坡上养些鸭子,既能吃草又能肥地,一举两得。”赵尚景赞赏道。

蓝怡抽抽嘴角,不知道为什么,这两日六子也喊起自己王大嫂来,赵尚景也跟着喊起来,虽然听着比“夫人”亲切了些,但是被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喊自己大嫂,蓝怡还是满不习惯的。

“这还得多亏了去年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