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旺夫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8

分卷阅读148

    初,翻过这个冬就两岁了,现在能走能跑。太子醒来没见着人,自己翻下床,可能人还迷糊没走稳撞翻了内殿里头做摆设的花瓶,同时带摔了自己。

那花瓶是搁在木架子上做摆设的,砸下来摔得稀烂,太子倒是没给花瓶砸到,人摔在碎片上划伤了,听说伤得不轻,脸上都划拉出好长的血道子,说不好要破相。

卫成听说的时候就感觉后宫要翻天。

对兴庆太子来说,这么一伤是祸也是福。

祸是因为毁容破相的话绝没可能继承大统,就算顶着太子的头衔,估摸也不会有登基那日。

换个方面看,生下来就封太子,他本来恐怕活不长。皇后把人护得再好总有给钻空子的时候,兴庆在宫里像个活靶子,人人都想害他。他容貌要是真的毁了,哪怕占着太子之位也不会有人再去害他,这一伤他保了条命捡了个安稳

☆、093

卫成这些年风里来浪里去的,经的事多了,总觉得祸福相依,心想事情不见得纯粹是坏。

皇后不这么想,她父兄包括鼎力支持她的族亲不这么想。

太子出生之前,后族人心不齐,正是兴庆的存在让他们拧成一股绳,整个家族团结起来给皇后和太子支持,在这一年多内他们悄然壮大了阵营。现在兴庆毕竟还太小,人人都在等,等他长大。

三岁以前皇子们可以养在母妃身边,但也是由奶嬷嬷带,拨宫人伺候,不与妃嫔同住一屋。兴庆住在坤宁宫,他奶嬷嬷是国丈寻来塞进宫的,包括跟前伺候的太监宫女往上几辈都查过身家清白得很,这些奴才的家人全捏在国丈手里,宫里有人背叛宫外就有人赔命。整个坤宁宫严防死守,妃嫔们哪怕想要有所动作都还没寻着机会,兴庆好好长到一岁多,翻过这年眼看就要满两岁,出了意外。

没错就是意外。

这让皇后如何受得了?

兴庆那左脸都划烂了,血道子很深,横贯他半边脸。他从小被皇后当心肝养的,要什么给什么,伤成这样他醒来就喊疼,要母后。皇后看过差点昏厥,没顾得上去哄太子,转身找上太医,左右院判都在外边侯着,皇后问他们这伤能不能好全?

太医说伤没大碍,不敢保证不留疤。

要是轻轻划一下,仔细养着问题不大,太子是整个摔到大块的碎瓷片上,身上零碎的伤口就有很多处,脸上那道最深,直接把左脸划烂,这么严重谁敢保证丁点疤痕不留?

太医说会尽力,皇后不想听这话,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把人治好了,别的伤暂且不论,脸上那道绝不能留疤。

“这……”

“治不好你乌纱帽别要了,项上人头也别要了。”

众太医跪成一片,皇后忍着心里的难受进去看了太子一眼,挤出一抹笑安慰他说没事,让听话,跟把人交给心腹嬷嬷,自己去了殿外。原先拨来伺候太子那些人就跪在外头,看皇后出来就有人开始磕头,砰砰磕头请皇后娘娘恕罪。

皇后之前自持正宫身份,哪怕心里计较很多,也装得宽容大度。就这回兴庆出事,她下令拖出去杖毙了不少人,处置完宫人转身找上皇帝。

查明是意外,处置了没办好差的宫人,这事还能迁怒谁?迁怒不了谁,只能盯着太医让好生给太子用药,尽量保证不留下疤痕,乾元帝天天去太子那头,也看到皇后是怎么疯的,开始嘛体谅她是太子的母亲,伤在儿身痛在娘心。后来就发现不对劲,皇后根本没多少时间守在兴庆跟前,跟他哭诉也是说万一留疤怎么办?他是太子,他脸上怎么能留疤呢?

乾元帝默不作声听皇后说,待她说完才问:“兴庆他疼,在喊母后你听到没有?”

皇后就哭,说没办法,她没办法去看那张脸,这心揪着疼,疼啊。

“朕还年轻,皇后也是,何必想不开?”

皇后都忘了哭,她拽住皇帝的手腕问:“什么意思?皇上您是什么意思?”

“朕是说,兴庆能痊愈自然最好,如若留下疤痕,你我日后还能有别的孩子,皇后莫要钻了死胡同,多把心思放在兴庆身上,陪陪他,哄哄他。”

“不!太子他不可以破相!”

乾元帝刚才还耐心劝她,这会儿耐心全耗尽了,他一把甩开被皇后拽着的手腕,站起来:“你看着兴庆,看到的当真是你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当真是你同朕的骨血?不,不是。皇后看到的是太子,是储君,是朕百年之后你太后娘娘的尊荣。”

这之后乾元帝也还是向太医询问兴庆的情况,却不再去坤宁宫,甚至颁下旨意说皇后心系太子无心料理宫务,将后宫里大小事交给贵妃以及两位品性不错的妃子协理。

后宫里这连翻动静自然会影响前朝。

众妃嫔娘家觉得机会来了,因太子聚在一起那些近来心急如焚。他们原先藏得很好,最近因为慌了神,露出不少马脚,皇帝猛然发现兴庆才不满两岁他背后竟然就结成了党羽,也难怪兴庆负伤以后皇后疯狂至斯。看明白局势之后,乾元帝满背冷汗,他深思熟虑苦想对策。

假使兴庆能完全治愈,不留疤痕,那国丈必除,必须得瓦解他背后党羽。

若他不幸留疤,国丈必然会催促皇后另生,那局势还没这么危急。

无论何种情况,他都得早做准备,绝不能陷入被动之中。

皇帝连着几夜没睡好,一直在琢磨这事,他觉得自己先前手段太温和,从今往后必须把动作加快,将权力收回,这样他作为皇帝说的话才能有分量,不像现在做任何决策都有人指手画脚,一上朝就是臣反对,臣不同意,臣以为这样不行。

光皇帝一个人想办法怎么够?

他觉得是时候提拔一批心腹,这样能多些人出谋划策,皇帝生出了新建议事处的想法,他在纸上写了几个名,排最上的就是翰林院侍读卫成,另外还有几个身家同样清白的翰林官。

又觉得直喇喇叫议事处不好,就在御书房之外另外布置了一处,那处挨着梅园,入冬之后就能闻见梅香,乾元帝亲自提的字叫梅芳斋,题好催促底下人去打了匾额。

取这么个名倒不仅仅因为那处挨着梅园,它还有别的寓意。

乾元帝觉得自己到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他亲政有几年,却没能把朝堂掌控在自己手中,很多时候竟然还要看老臣的脸色行事。就像梅香飘来的时候京城正处在寒冬腊月,是全年最难过的时候。但只要熬过这一冬,后面就是春暖花开,乾元帝就指望能在梅芳斋商议出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熬过这段艰难时期,这样他才能安稳的坐在皇位之上。

九月底,皇帝说在御书房待久了不新鲜,挨着梅园布置了个小书房,叫梅芳斋。

又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