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青山不改[综武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4

分卷阅读204

    商贾的注意,这其中就包括安隆。

天莲宗本就成立在商贾地位直线下降的时候,作为天莲宗的宗主,安隆比其他商贾更想要重回“正”道,他根本就没办法抵抗这种诱惑。追名逐利的本能让安隆极快的联系上了荣凤祥,再藉由荣凤祥和在太子昭身边潜伏的望舒,这般的才有了如今顾望舒和安隆的见面。

在长安。

安隆是千里迢迢从蜀地赶到长安的,在顾青到来前,他就已经在他们约定好的地方等着了,而且还是孤身一人。

而顾青过来前,就已将此地的环境尽收眼底,看得出来安隆似很有诚意,确实是孤身一人来的。

顾青心思转圜间,已推开门出现在安隆面前,道:“安宗主。”

安隆对外的身份是蜀地大商贾,是西南边最大的酒商,同时还兼营其他生意,另外有意思的是他的拜把兄弟是雄霸蜀地的“武林判官”解晖,且对外表现武功稀疏平常,外人多忌惮他的是看在解晖的面上,甚少有人知道安隆其实是魔门中人。

顾青称呼他一声安宗主,自是表明已方身份。

安隆定睛去看阴癸派的嫡传弟子,外貌如何倒在其次,只以他如今的功力高深,竟是拿不准对方的水准,看来这望舒的功力比他想象的还要高。只如今他们俩会私下里见面,并非是论武功高低,再给魔门八大高手重新排行的,当下安隆就笑道:“望舒称安某人一声安老板便是。”

顾青从善如流的改口道:“安老板。”

他没有接着说话,似把话语权交到了安隆手中,可安隆却在心中踌躇,到底如今是他主动来找的顾青,可以说是他有求于人,贸然开口总归是要斟酌再斟酌的。“安某人从西南赶来,一路上可都在听人说起太子殿下修筑长城的奇闻异事。”

顾青看起来很感兴趣道:“哦?”

“不肖说那引人侧目的太子石,便是其中用到的修筑机关都很是了得,引得众人纷纷猜测那是何人所做,太子殿下能网罗到这般有惊世之才的人,想必少不得望舒引荐,在这方面我安某人可是敬佩得很。”安隆没明说他自己对这有着惊世之才能人的猜测,可他既是先开了这么个头,那想来这所指代之人是他认为他们俩都知道的某人。

非要指名道姓来说,那就是指代鲁妙子。

即使这数年来鲁妙子不在江湖上露面,可他是当世公认的机关大宗师,安隆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在旁敲侧击了解过太子昭在修筑长城时所用的修筑机关,再有似有什么鲁班后人的传言后,安隆就下意识的认为在其中出力的高人是鲁妙子。

先不说鲁妙子这么多年隐居在哪里,单就是阴后的弟子能把他请出山这件事,就足够安隆为之侧目了。安隆不是不知道阴后和鲁妙子的情仇,可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才会觉得顾望舒是个“公私分明”的人,这么一来谈起事来就没必要那么扭捏。

顾望舒眨了眨眼,开始觉得安隆有点意思了。

说到底他们俩见面,哪里用得着这么不大方,究其原因不还是因为安隆身为天莲宗的宗主,实际上却是邪王石之轩的追随者。

这一点,安隆是自己清楚,言语中就不免带出来端倪,却不知顾青对此心知肚明。

这么想着顾青挑了挑眼尾,顺着安隆的话锋往下说道:“确是我引荐不假,可他会应了太子殿下,愿为天子殿下驱使,说到底还是应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句话而已。”

至于什么“利”,顾青也没明说,再者说了他这番话也没说错啊,水泥和修筑机关都是他自己弄出来的,他把他自己引荐给了他自己(……)。即便是安隆进一步误会,那也不管他的事,他哪里点名道姓说鲁妙子了?

鲁妙子现在还在飞马牧场“安度晚年”呢。

安隆还真误会了,他还抽空揣测了下到底是什么打动了鲁妙子。只现在不是揣摩鲁妙子“变节”的时候,让安隆在意的还是顾青说的那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句话再契合他们俩现在的情况不过了。

安隆心念一动,决定不再拐弯抹角。

他直截了当起来后,就迅速的切入正题。

这所谓的正题,不过是安隆想以安老板的身份得名,就像是淮南丁氏商行,最起码表面上是这样。以及若说是深层次,那就牵扯到整个商人阶层,这还真不是安隆能代表的,可若是能让整个商人阶层地位回升,安隆是说什么都乐见其成的。

“淮南丁氏商行的‘投名状’,是他为皇帝修洛阳城内街道,以及从洛阳到长安的官道,不知安老板能拿出什么样的诚意?”顾青笑吟吟道。

“这安某人一时半会儿的没个切实的想法,不知望舒可有什么好的提议?”安隆难能不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现在可是他有求于人,自是以对方的意愿为先,然后再讨价还价。

顾青并没有急着回答,反而是懒洋洋的往椅背上一靠,淡青色的衣衫如行云流水般铺开,尽显慵懒风情,只他说出来的话半分不慵懒,“说来安老板可知花间派宗主石之轩也入了朝?”

安隆心里不由得“咯噔”一声,几乎以为顾青知道他跟石之轩间的利益关系了,可安隆转念一想他如今来找顾青,就没有跟石之轩知会过,关于这个问题他是好好思量过的。在他看来,这其中必然会存在两全其美的办法,万万没想到顾青冷不丁的就说起了石之轩。

安隆自是知道石之轩入朝,化名为裴矩的事,他若是跟顾青说他不知道,那这话假的他自己都不信。试想他都耳目灵通到知道阴癸派的嫡传弟子,在太子昭身边潜伏,没道理不知道就那么光明正大入朝为官的石之轩一事。

这些思量全都是在几息间,过后安隆就神情自若道:“此事安某人自是耳闻过,只不知我们今日所谈之事和它有何关联?”

“邪王他老人家胸有沟壑,日前正全心全意经略西域,望舒虽不擅长纵横之道,可跟随在太子殿下身边,能先他人得知朝中动向。若不出意外,明年皇帝就会亲征吐谷浑,而大军将会从长安出发,经由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再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邪王他老人家如今所在的张掖郡。”

安隆:“……”

“邪王他老人家”什么的,石之轩他知道吗?

只对这个称呼不适应归不适应,安隆的反应还是很快的:“你想我修这么长一段官道?”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的那么简单的,就不说长安到陇西这一段,这一段好歹还在隋朝的控制中,另外还有陇西李阀扎根,总体来说还是平稳的路途,可从陇西再往西北呢?胡人混杂不说,那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官道,朝廷对那片区域的控制力度十分薄弱,基本上都是当地人自治,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