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青山不改[综武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7

分卷阅读137

    :“你说官家是怎么想的?张乾怎么就做不了开封府尹了?非要调用个黑炭来当开封府尹。”

得,庞太师连外号都给人家起好了。

可真说起来庞太师从前和包拯也没多大的仇和怨,他更多的是不满官家把开封府尹这么个官职,给了不是他一力推荐的张乾。

再说白点,张乾是庞太师一系的,官家不可能不知道,可官家既然知道却没有让张乾当开封府尹,分明就是间接下庞太师的面子,这一点才是让庞太师最在意的。

顾青自然清楚这一点,他一撩衣袍往下首的椅子上一坐:“您确定让我说?”

庞太师本来还想再唠叨两句的,被亲儿子这么一说当即就哼哼两声:“爹就没指望能从你嘴里听到一句好话,你个小没良心的,亏得爹还从官家那儿给你讨了个爵位来。”

说到这儿庞太师又眉开眼笑起来:“张乾当不当开封府尹也没差,左右开封府尹跟大理寺也没多少牵扯,再说了你当爹不知道官家的想法,可你看爹这么一折腾,官家要赏给你爵位就爽快得多。”

张乾虽然是他手下的,可一百个张乾都没他儿子紧要,庞太师刚才的郁闷里也就一分是真心实意的,剩下的都是装给他儿子看的,这不是邀功也得先抑后扬的来嘛。可惜正主儿连个笑脸都没给,庞太师这次是真郁卒了,不由得恼道:“你倒是吱一声啊?”

顾青这次有了反应,他给了他爹一个笑脸,还有一个“吱”。

庞太师:“……”

作者有话要说:  案件接下来会有详细的,这个就不多赘述了;

历史上的庞籍是个好官,就像陈世美也是一样,可惜一个包公毁了多少人=v=

第65章七五(3)

庞太师这根本就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回了个‘吱’。有心发火吧,可他看着他儿子的脸,根本就生不起气来,可要是不发点火吧,心里又憋屈得很,权衡下庞太师就眼不见心不烦的朝他儿子挥手:“去去去,回你院子去吧。”

顾青当即站起来道:“那我晚些时候再过来,陪爹您吃晚饭。”

庞太师顿时就被顺了气,眉眼间的和蔼都要溢出来了:“我让厨房做你爱吃的菜。”

只等顾青离开后,庞太师脸上的慈爱之情都尽数收了起来,又是那个在朝堂上威风八面的庞太师,对着管家吩咐道:“叫庞谢过来,我有话问他。”

管家领命而去。

庞谢自是知道有这么一出,每回他跟着他家少爷出趟远门,他家老爷都当他家少爷是三岁小孩儿,细无巨细都得问个清楚。这本来也没什么,整个汴梁城谁不知道他家少爷是庞家的掌上明珠(……),他家老爷根本是把他家少爷当眼珠子疼,可是吧这回儿他家少爷在外面做下的事,实在是太一言难尽了。

是,他家少爷是又大发神威,明察秋毫的逮到了为祸常州府的两个采花贼,其中一个还是狮虎营通缉的要犯。可他家少爷这用的方法实在是独特,他都毫无心理负担的扮成了女子,跑去潭拓寺等着采花贼上钩……这种事他要怎么跟他家老爷说啊,倒不是他说不出口,而是他家老爷听了肯定又要胡思乱想,然后瞎折腾。

像上回他家少爷不过是在义庄装了回尸体,用来诈返回义庄查探的犯人,结果他家老爷知道后,愣是叫人一天三回的装鬼去吓那被关起来的犯人,生生把人给吓成了傻子,后来还费了他家少爷好大的劲,才把案子给完满地圆了回去。

唉,就是不知道这回儿他家老爷又闹腾出什么花样来。

先不说庞谢到底是怎么在他自己稀里糊涂的情况下,把他家少爷在常州府做得事给说清楚的,但来说顾青那边,他从正厅拜见过庞太师后,就径自回了自己的院落。

他倒不是没有自己的府邸,在他升任大理寺卿时,官家就赐了他一座府邸。那府邸自是不差的,就是和庞太师府隔着一条街,当初府邸赐下来后,庞太师就忙前忙后,从衣食住行到仆从门人,恨不能他自己都跟着住进去,来来回回的折腾的后果就是顾青到现在都还怎么住过那座府邸。

这其中自有庞太师溺爱的缘故,可真说将起来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庞太师虽是小妾成群,只那都是庞夫人去世后的事,且自当年庞夫人去世后,庞太师可以说是既当爹又当妈的把一儿一女拉扯大,他能不多疼他们?说句为儿女掏心掏肺都不为过。

后来庞飞燕入了宫,做了官家的妃子,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几回,庞太师少不得把多出来的那份感情,再转嫁到儿子身上,一来二去的就成了现在这让人侧目的模样。

旁人家都是二十四孝儿孙,到了庞家就成了二十四孝爹,要星星都不待给月亮的。

也亏得顾青是个根正苗红的,不然就照着庞太师这种惯着纵着的架势,即便不成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那也得是个仗势欺人的小霸王。

嗯……若真是这样的话,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

顾青从前的形象多是积极向上的,不说人见人爱,那也是人见人畏,还没有扮过人见人憎的二世祖。只不知怎么回事,他爹明明就是个权臣,却在朝堂和民间有朝着jian臣发展的迹象,顾青要真是打着他爹的名号横行霸道,那他爹就等着被推进黄河然后洗不清吧。

这般的,顾青就颇为遗憾的收起原有的人生计划书,改为头悬梁锥刺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咳,夸张了。

不管怎么说吧,顾青是在弱冠前参加了乡试和会试,在殿试时被官家点为探花。在其后并没有进翰林院,而是进了大理寺,初时被授职为从六品大理寺丞,一年后迁为正四品大理寺少卿,后两年再迁为正三品大理寺卿。

而说来大理寺所掌为“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要做到“推情定法”,“刑必当罪”,使“狱以无冤”。到本朝时,大理寺的具体职责,便是掌管审理全国被判定流放罪名以上的案件,每年地方上这等案件都会汇总到大理寺,由大理寺负责复审,其中若有冤假错案,自是可以推翻重新审理。

另,说起大理寺就不得不说起六部中的刑部。刑部自也是掌刑狱,只不过它在本朝的职责是复核大理寺所判的案件,以免在大理寺的基础上还另出现不当之处。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可以参与进冤假错案审理的司法机构,除大理寺和刑部外还有御史台,不过御史台更多的还是负责监察文武百官。

除非是重大刑狱案件,不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动到御史台的。

反正呢,自顾青入大理寺到如今,也就这两年有几桩案件劳动了刑部和御史台,来了几次三司会审,又这几桩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