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青山不改[综武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6

分卷阅读106

    №37:总觉得说起孝宗来,大家都停不下来了呢,所以楼主还在吗?

№38:我在,只是看你们说到孝宗去翻了下历史书,我们明天历史课上要讲的就是孝宗,就当提前预习了。

№39:摸头杀,希望楼主明天上历史课时,被老师提问说孝宗最大的功绩时,不要脱口而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才好:D

№40:不会的,我看书上写的是“复辟陆上丝绸之路,开拓海上丝绸之路”。

№41:楼主这么可爱一定是男孩子。

№42:我怎么觉得是个软妹子?

№43:虽然看你们调戏楼主挺好玩的,可我有个问题从刚才就想问了,那个德国骨科综合征是什么?

№44:楼上是假装小萌新的老司机吗?斜眼。

№45:哎嘿嘿被发现了,来咬我啊。

№46:咦?我还以为我不是一个人,原来43楼只是装得吗?

№47:不不,楼上你不是一个人,求科普求老司机带带我!

№48:我来解释下吧,德国骨科说得是一个大兄弟把他的亲meimei给推倒了,结果被他们老爹发现了,然后老爹把他的腿给打断了,最终这位兄台在德国医院的骨科把治疗好了。所以德国骨科引申下就是指luanlun,在这个主题帖里就是指孝宗和武宗他们俩的兄弟情不单纯,不过这都是大众臆想的,真实情况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49:关于这个问题嘛,也是孝宗当时年纪轻轻,就把皇位禅位给了比他还年长好几岁的武宗,虽然孝宗自己给出的答案是他无后,可要知道孝宗连个后宫都没有,又哪来的后啊,所以各种阴谋论就层出不穷,德国骨科综合征只是其中一个。

№50:没错没错,为此还衍生出孝宗他老人家有恐女症来着。

№51:我怎么觉得德国骨科综合征也不完全是大众臆想的呢?想想看吧,对于接受过各种各样知识轰炸的我们,还有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接受武宗的受虐癖,就更不用说当时的古人了,而孝宗他在把皇位传给武宗前,是不可能不知道武宗他这个心理疾病的,但还是毅然决然把皇位传给他,必定是理解他的,反正在我看来是属于天才与疯子们之间的惺♂惺♂相♂惜。

№52:对此我只想说武宗他也没有后宫,也没子嗣。后来继位的穆宗朱不三,是当年武宗和孝宗他们皇祖父宣宗的太子成德太子的流落民间的后代——这个介绍可真够绕口的。

№53:朱不三苟不四==

№54:呃,穆宗的名字确实有点简陋了哈,不过据说是穆宗流落民间时遇到了微服私访的孝宗,经过孝宗点化才自己给自己起了这么个名字,以及穆宗他可是实实在在的孝宗吹。

№55:这个我知道,穆宗是孝宗后援团团的团长嘛,而且好像穆宗他也有角色扮演的爱好,在当了皇帝后还常常扮成乞丐来着。

№56:这么一说的话,我觉得穆宗也勉强算得上孝宗和武宗这种天才与疯子并存式的人物。再看穆宗他的“隆庆之治”,也是进一步巩固了“弘德盛世”,只再往后的光宗就没有那么闪光了。当然,这也是相对来讲的,光宗作为守成的皇帝,也是做得很不错的。

№57:好像真的是这样唉。

№58:确实是,前朝历经十五个皇帝,直到后面过渡到我们如今的君主立宪制,其实可以说是最后一个王朝了。在皇帝制结束前的三百八十余年中,最辉煌的时期就是“弘德盛世”和“隆庆之治”的那四十年,不可谓不是将王朝推向了前所未有辉煌的时期。

№59:所以才说不管武宗他有着令不少人觉得反感的心理疾病,我始终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明君,而且这所谓的受虐癖并非瑕不掩瑜,而是那本就是他的一部分。武宗本身就没有遮掩过,说明他对自己的心理疾病是很坦然的,这一点对于一个皇帝来讲尤其难能可贵。

№60:给楼上点赞!

№61:我就想知道孝宗和武宗他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

№62:???

№63:发生了什么事?我是不是少看了好几集?

№64:你们不知道吗?有次武宗在上早朝时发病,孝宗提着鞭子就上了太和殿,把武宗给抽了一通,抽得武宗欲仙欲死,完了接着上朝,当时就把文武百官给震住了。

№65: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明白,楼下你来说。

№66:楼下不想说话,并送给了楼上一对白眼。

№67:我觉得此处应有本。

№68:太和殿py吗?

№69:64楼求文名求链接,好人一生平安。

№70:1

№71:2

……

№123:20170202

……

……

№180:我是64楼,那什么你们真的信了啊?

第50章一箭双雕(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句话正和如今的四望山,山雨初霁,天色已暝,却有晚霞当照,而山中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初秋的傍晚,整个四望山幽清明净。

又说四望山是空山,这确实不假,四望山平日里便人迹罕见,只今日又有所不同。从山脚下来了两行人,前面的一行人领头的中年人打扮富贵,其余的小厮也打扮得体,手中有拎着食盒的,有捧着箱柜的,爬起不算陡峭的四望山来自是显得吃力。

而缀在他们后面的,严格来讲并不是一行人,而是一个人。这人三十来岁,一张方长脸,颏下微须,粗手大脚。身上穿的衣服东一块西一块的打满了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手中还拿着一根莹碧如玉的绿竹杖,背上背着个朱红色的大葫芦。

这人俨然是个乞丐,又只见他痴痴的盯着前面一行人手中的箱柜,且脚底下虎虎生风,半分没被前面一行人发觉,似对他们有不轨之心。

行走间,前面一行人渐渐慢了下来,那领头的中年人还停下来稍微整理了下仪容,力求神态肃穆,这才领着小厮进了一处院落。

原来在这四望山半山腰处竟是有人家的,只那院落却并非寻常院落,而是一座不大的寺庙,青墙碧瓦,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若隐若现,乍一看下竟也有几分庄严。

后面背着大葫芦的乞丐,可没想到竟撞到了寺庙,不由得伸出手来挠了挠头,这可不大好办啊。可转念一想,是寺庙才好啊,和尚们不都是要以慈悲为怀的吗?

这乞丐在寺庙外装模作样的合了合手掌,道了声“善哉善哉”,就颇有几分雄赳赳气昂昂之势的进了寺庙。等进了寺庙才发现,这寺庙虽看起来没什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