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要欺少年穷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8

分卷阅读58

    已明白了:“郡主不信,是吗?”

浔阳低着头仍在措辞,唐近又道:“方才那小贩与我赌誓,说是若这面人三年之内若是坏了,他愿把那面人吃进肚里。唐某也想与郡主打一个赌,可否?”

“唐大人现在是越发没有出家人的样子了,竟还与人对赌。”

“唐某早已不是出家人。”唐近的目光片刻不曾离开浔阳,自从心里有了她,他便不再属于佛门了。佛说红尘纷扰,他愿为她遮挡所有尘沙。

“那唐大人想赌什么?”

“若是这面人三年不坏,郡主可否许唐某一个心愿。”

“那若是坏了呢?”

“那唐某许郡主一个心愿。”

浔阳笑道:“三载寒暑,纵是它真如泥石一般经久不坏,我若有心毁它,岂有不坏之理。”

“郡主舍得吗?”

浔阳哑然。

唐近欢喜道:“那便就此说定了,那面人还请郡主妥善保存。”

第54章御审

一桩皇孙弄权的案子在京都掀起一阵狂澜,金沛如今连家门也不敢迈出,躲在屋里焦急得头发也快白了。

金沛之父慷王何尝不是如坐针毡,金沛顽劣他岂不知,却没料得会被慎王党借题发挥,化小为大。

慷王得悉消息后,还没来得及布局挽救,先被他父皇急召入宫,为的却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陛下用意再明显不过,他若再要出手便是目无君上了。

慷王自宫中回府后不久,皇帝陛下亲临大理寺主审此案的消息也便传来了。

金沛跪在慷王脚边失声哭求:“父亲,孩儿知错了,求您救救孩儿,孩儿不想死!父亲!”

慷王心中悲痛,却仍是挥开了金沛的手:“沛儿,为父虽为皇子,但今次却保你不得了。”

金沛五雷轰顶般,浑身失了力气,伏在地上哭泣。皇家子弟纵情声色何其寻常,为何到了他这儿就保不得了!

“为父会向陛下求情保你性命,待他朝大权在握,你仍是尊贵之身。”

金沛听明白了父亲这是要牺牲他以保全大局,而如今除了相信父亲功成之后会救他出水火还能如何?

大理寺中,十数名百姓获选在堂外听审以证公允。

皇帝陛下端坐堂上,唐近立于旁侧。

京昇戏班班主颤颤巍巍跪于堂下,头也不敢抬起。陛下问什么,他便答什么,欺君之罪他是如何也担不起的。

陛下正要命人去传召金沛,侍卫来报,慷王已将金沛绑了来。

慷王与他那五花大绑的儿子金沛一同下跪,慷王请罪道:“儿臣教子无方,以致沛儿铸下大错,请父皇责罚。”

金沛嘭地一声叩首,道:“请皇爷爷不要怪责我父亲,一切皆是孙儿一人之过。孙儿一时糊涂犯下此错,父亲知晓后已教训过孙儿,孙儿知错,后悔莫及,只求皇爷爷重罚,以谢天下。”

皇帝沉默了良久,方问金沛道:“那郑兴的死,可与你有关?”

金沛身躯一颤,若抛开郑兴不说,他的罪名不过是意图轻薄良家妇女和诬告他人,既便重判也不过是收监。待朝慷王登基,寻个理由也就能出狱了。但若认下了郑兴的命案,一命偿一命,谁也救不了他了。

金沛悄然侧头望向自己的父亲,慷王闭着眼沉沉点头。陛下为了民心要牺牲孙子,而慷王为了陛下的心也只能放弃儿子了。慷王深知,若是保不住慷王府,他将失去的就不只是一个儿子。

金沛撑着地面的双臂忽没了力气,匍匐在地上浑身战颤。

皇帝如黑夜般沉稳的声音又再响起:“金沛,郑兴之死,是否与你有关?”

慷王也沉声道:“沛儿,如是答话。”

这一语,如催命符。

金沛缓缓抬起头,望着父亲冷漠的眼神,心如死灰,答皇帝道:“确是孙儿所为。”

皇帝微微颔首,敲响了惊堂木,道:“金沛恶行斑斑,今均已认罪。虽已悔悟,然罪行深重,不严惩无以证视听。故依大数律例,处斩监候。”

字字句句铿锵有力,听得金沛心惊胆颤,“斩监候”三字像有摄魂之法般抽去了他浑身精力,轰然倒地。

慷王心疼稚子,却依旧挺拔跪立,此仇此恨,来日必报。

陛下的无私决断令唐近油然而生一股敬意,拱手躬身恭敬言道:“陛下圣明。”

堂外百姓亦高呼起“陛下圣明”四字。

这案子来得快结得也快,皇帝陛下的大公无私赢得了百姓盛赞。而慷王绑子上堂大义灭亲之举也收获了不少美誉,这一得一失之间的轻重也只有慷王自己知晓。

此案没能伤及慷王党元气,浔阳心中多少有些不甘。不过她二哥的亲事定下了,府中上下忙碌她也便顾不上回顾已了之事了。

阳淌今生的妻室仍是柳翰林家的嫡出二小姐,浔阳对这位二嫂很是满意。清贵门弟出身,贤良温淑,与二哥琴瑟和鸣甚为般配。

婚期定在九月,虽还有半年时间,但三书六礼走下来总是要费些光景的。慎王妃郑氏忙得厉害,大儿媳孔氏又有了身孕不能帮忙打点,少不得要浔阳帮手。

今日新送了几份请柬的样式过来,浔阳与郑氏一份份挑着,总觉得不合意。

郑氏舒了舒筋骨,心底悄叹了句岁月不饶人。

浔阳知母亲累了,便帮放下请柬擦了手为母亲捏肩。

郑氏靠在椅上,这几日确是劳累了。也是为了快些定下浔阳和唐近的婚事,才如此仓促为阳淌张罗。

浔阳一个女儿家,总被别人被后议论终归不好,就算她如何不舍女儿早嫁,也得尽早让事情名正言顺了才好。

虽说那唐近非世家出身,既当过和尚又作过家奴。但想想他年纪轻轻已官居三品,仕途光明。孑然一身便不用担心日后浔阳受婆家的委屈。再者,二人相识于佛寺,也算是佛祖牵了线的姻缘,想必定是美满。

郑氏拍着浔阳的手,暗自感慨那唐近也不知修了几世的福气,竟能与她的女儿结下姻缘。

浔阳说道:“二哥的婚事自己不cao半点心,倒让母亲这般劳累。”

“谁家婚事不是父母cao持,你父亲政务繁忙,可不就得我cao心么。”郑氏闭着眼养神,思绪有些飘忽,“说来日后你与唐近成婚,那唐近无父无母,连个同宗远亲也没有,不知到时谁来主持才好。”

浔阳惊讶于母亲默认了唐近这个女婿,羞赧之余越发好奇那日母亲与唐近的密谈。

“母亲,我可还没定亲呢。”

郑氏拍了拍她的手,道:“你父亲都点头了,待忙完了你二哥的婚事也便到你了。”

“父亲点头了,那母亲呢?”浔阳捏着肩试探问道,“母亲那日不是才见过唐近一面吗,他那榆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