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里可用的银钱,一边统计眼下家里的人口,思量再三,才落笔重新定下日后家里的用度标准,既不能冷了人心,也不能花费过巨。还有每个人的差事,也要重新安排,怕是得又一番兵荒马乱。家里如今不是官身,倒是不用再按着官家的做派,向晚就给自己留了九儿和珠儿两个人贴身伺候,每个月给5两银子的月例,另留了2个新买来的粗使婆子和一个没留头的小丫头,先按了2两给;谢氏带着向昭一处,现在有一个奶娘,再加上紫儿、月儿、蕊儿、巧儿,都按着3两算,再配上4个粗使婆子各2两;瑞哥身边现在有2个小厮,2个粗使婆子,再加上叶儿和馨儿,倒是不急着添人,除了粗使婆子每月2两,其他人也暂时按3两算;李全夫妇和孟善夫妇,暂时虽没个明确的分工,总管着家里方方面面,也是辛苦,都先按着5两算,等接手了产业再提份例也不迟,至于他们家里那5个半大小子,先跟在父母身边在外院锻炼着,每月也按3两算,以后看了情况,或者当个常随,或者接手账房,又或者培养成管事或掌柜。剩下还有3个厨娘,4个护院,2个车夫,每月3两,另有4个粗使婆子帮闲,也算2两。如今人手比从前虽然少了不少,好在事情减的更多,这也算是门庭冷落的一个优点,向晚自嘲。至于主人的月例,还按着从前的算,只单独把谢氏的涨到30两,自己那份就免了,反正银子都是从她腰包里掏。这细细算下来,主人和下人的月例每月就接近240两,还没算上日常饮食、四季衣裳和年节的打赏,更有更置器物、修整屋舍、人情礼往那些大头儿。向晚不禁苦笑,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样下去,自己每年那点产业出息也就只能剩下十之五六。但无论如何,自己作为家里唯一的指望,也会坚持走下去,而且要越过越好。眼前能做到的,就是把这一大家子挪到荷花里的新宅,也好开始新的生活。八月十三这一天,荷花里那处空置了一个多月的大宅,终于又搬进了新主人。荷花里虽不在闹市,但在城西也算是繁华之地,左邻右舍得了消息免不了出来看看热闹。一般大户人家,都讲究个人财两旺,这迁宅算是家里大事,不但要在揭匾之后点上半天炮仗,还要给邻里分食果脯点心,以表示主家和气,邻里和睦。可是当一行人下了车,进了宅门,车夫将车马从西边角门赶了进去,也没见主人家点响鞭炮,更别说招呼邻里暖房。有人说,这家必是不好相与的,也有眼睛亮的人一下子就看出了根由,这家人从主到仆可都穿着素,那些女眷连个金钗子都没插戴呢。原来是在孝中,这就怪不得了。知道没有热闹好看,也讨不到利市,众人慢慢都散了去。俞宅斜对面的一户人家,此时却半敞开门户,门口站着个武将打扮的青年,正靠着宅门发愣,这位官爷就是如今齐王殿下麾下的红人中郎将陆展。陆展这几日沐休不用出门,本打算找人把后院里的墙再修补一下,可是母亲让他去大嫂的娘家去送个信,说是大嫂她又有了身孕。陆展不敢耽搁,出了二门就往外走。刚到门口,就看见斜对面大宅的新主人正好入住。他只瞄了一眼,就认出来从第一辆马车上下来的那个年轻妇人,不正是俞家二小姐吗?再抬眼看了看刚揭开不久的匾额,果然是‘俞宅’不错。陆展眯了眯眼:这俞二小姐和自己的因缘,还真是不浅。自打那次陆展给赵顺递了话,第二天就被派到留城执行公干。他料定赵顺是个有眼色的,再加上时间不等人,没亲见京兆府放人就上了路。等到他二月里回了上京,有心打听打听,又怕他一个未婚男子,过问一个已婚妇人的事让人诟病,这件事也就撂开了手。当然,陆展不知道俞二小姐被出了妇也是情有可原,一是杜府不会刻意声张,二是俞家守孝,家里人不出门交际,自然没人注意。由是,今天陆展在自家对面的俞宅门口看见向晚,也只当她是回娘家小住。陆展出了门,去嫂子娘家报信,心里想的却是,俞二小姐的娘家成了自己邻居,这报恩的机会又来了。可他也不想想,向晚这辈子还没见过他,他报的又是哪门子的恩。不过是自说自话,自欺欺人罢了。.第30章第30章向晚住到荷花里已有两天,对这处新宅子是越看越满意,尤其是逛过了之前担心的那处横跨了南北两进的荷花池,她觉得当时的决定再明智不过,用九儿的话说:如今正是荷花的晚盛之期,清风徐来之时,满池荷香沁人心脾。用珠儿的话说:如今正是举家守孝之期,不餐酒rou之时,满池莲藕正好打打牙祭。于是八月十五这天,俞宅的餐桌上终于不再是造型各异的各种豆腐制品,又新添了各色素珍,譬如莲藕和竹笋,而且还都是从自家宅子里新得来的,鲜嫩爽口无比。大家饱了口腹之欲,自然就对向晚当初一意孤行的决定不再质疑,向晚也想趁着有空把宅子熟悉熟悉。因时日长久,这宅子历经数任租客,已经改动颇多,向晚手里的布局图已经有多处契合不上,于是她决定再重新绘制一张。所以八月十六这一日,向晚本着考察为主,观赏为辅的心态带着九儿和珠儿两个逛起了新宅,为了方便记述,她特意从宅门开始逛起。这宅子是典型的北方建筑规制,坐北朝南,一路分了四进,每一进,基本都是正堂居中线,东西各带一跨院。就先说这第一进:正房坐落在第一进和第二进的分界线,因南面紧挨着荷池,景致甚好,就直接以水为界没设遮挡的墙体。前一任主人在此基础上又把原来单层的正房扩建成了双层,而且打通了正堂旁边的两间耳房,于是五间正房如今变成了一处双层、三开间的楼宇结构,下面三间从东到西依次是回事处、正堂、花厅,二层则是外书房、观景阁、画室,其中二楼观景阁南向开了一排敞窗,平时可以赏景,节庆可以宴客。第一进的北边则中规中矩的设了一处茶水间,一处门房和一处抱厦,其中茶水间和门房在东,抱厦在西,三间屋舍檐脊相连,正好在一进大门处形成了一处遮挡的雨棚。因屋舍够用,第一进东西两边就没再建厢房,而是贴着两边跨院各修建了一条宽约三米的烟雨长廊,一直向前延伸到第四进院墙。第一进院子进门处原本是一处照壁,如今早被撤换了,现在的进门处成了一处石头假山,既可观赏,又避免了一进大门就直面厅堂。第一进东边的跨院在很早以前被拆分成了南北两个小跨院,如今分别给李全和孟善两家住着。因孟善比李全还多着一个儿子,就把北边略大的院子给了他家。西边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