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荣华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1

分卷阅读241

    在荣娘的心中,亦是同样的看法。

不外乎,就是儿子们能挑了嫡妻的人选,当然,这是有一个范围的。在范围内的自由恋爱,是被允许的。

可外围外的,绝对不行。

这世道里,享受了什么,肯定就要担起了相应的责任来。

责任与权利,那是相辅相成的。从来没有什么是光享受,不承担了的。

“仲玉弟弟是一个明白的,肯定懂得体谅了。”刘玉娘回了母后一个肯定的答案。在刘玉娘的印象里,仲玉弟弟就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弟弟。

除此之外?

那就是一个安静的美少年。

“不谈你弟弟,说说你自个儿。玉娘,你呢,你与那付氏的儿郎书信来往,可是觉得彼此不错?”

荣娘笑着问了此话。

“挺不错的。”刘玉娘有些害羞了。

“我听着明月讲,她那族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好孩子。你们偶有来往,我是不反对的。”荣娘执起女儿的手,轻轻拍一拍,笑道:“只要你们守住了规距,大面上不走折,一切就是可以的。”

年青的男女,还是未婚夫妻,相处一下没问题。

可越了这个时代的规距,那就不可以了。

哪个时代,总有哪个时代的规距。若没能力改天换地了,那么,就最好尊守了。因为,这样是最好保护了自己的法子。

“多有嫂嫂的帮衬。”刘玉娘对于付王后的印象特好。

当然,这不排除了,付王后亦是出身了付氏一族。这彼此之间,纠缠颇深的。

“母后,你放心吧。女儿是父王和您生的。你还不了解嘛,女儿一定会过得幸福的。”刘玉娘觉得她有太多的依靠了。

若是在这般多的依靠下,她还过不好自己的日子,刘玉娘觉得她可以用一块豆腐撞死了。要不然,免得丢了王室的颜面。

刘玉娘打从来到了汉京城后,就是觉得一切都变了。

至少,她可以过得更自在了。

这是大环境的改变。比起在建业城时,那一些小心翼翼,她觉得完全不同了。正因为如此,刘玉娘并不觉得她如今有什么不好的。

生活上的顺心,哪怕偶有一些小波折,那不算什么。

至于婚期晚三年。刘玉娘更是心平气和的。她觉得,这既然是命运的安排,那么,就是说明了她晚些成婚嘛。

也挺好的。

母后曾经不是说了嘛,女子晚成婚,对孕育了孩儿更好。

第170章

这个春末。

奉国公爵萧仲玉病了,他病了,所以他不知道外面的消息。

等春过了时。

萧仲玉知道了,高丽使节团已经离开了。当然,那一位美丽的和淑公主离开了。至于那一位公主殿下的师傅仙清子,却是永远的深眠在了东屠国京府道的某一处土地下。

谁人动的手?

能在东屠国里动手的人,自然是王室的供奉。

这等消息余大海这一位暗卫司的首领自然不可能独断专行,他不过是奉了上令。

至少,得了秘报的东屠国君王刘长石是非常高兴的。在他瞧来,这不过是小小的教训。在告诉了高丽国的使节团小动作太多,要被斩了手脚的。

刘长石的意思就是那么的明显,表达了东屠国的意愿。

入了夏。

天热了。

萧仲玉这一位奉国公爵病好后,就是请了假。他准备游历一翻,到京府道四周去游览一翻。

“你确定了吗?”

荣娘是舍不得儿子的。奈何儿子心意定了,她倒也不好真的阻止了。

“求母后成全。”

萧仲玉觉得汉京城的气氛,他暂时不想待了。也许出去走一走,见识多了,他更舒坦一些。

想着儿子前面病一场。

尔后,荣娘从长子伯玉那儿听了一些消息。到底心疼了儿子,荣娘最后同意了。只叮嘱了儿子,外面多有不便,一定得照顾好自己。

萧仲玉陪笑道:“母后放心,儿子谨记您的吩咐。”

对于次子游历的一事,荣娘也是与夫君探讨了。刘之烨自然是满口的答案。反过来,刘之烨还劝了妻子荣娘。

“这乃好事。”

“多瞧一瞧外面的风景,让仲玉将来更得担了大任。”刘之烨不觉得一个男子汉,四处游历了有什么不好的?

像是次子出去了,那身边又有跟随保护的人。这没什么不好的。安全有保障。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刘之烨对于长子伯玉治下的东屠国,那是有信心。在刘之烨瞧来,儿子治下的东屠国那就是一个越来越好的国度。

萧仲玉独自上路了。

当然,说是独处也不对,还有保护他的暗卫。当然,明面上至少他是一个游历的。没兄弟姐妹,没爹娘亲人的相随。

汉京城,是萧仲玉眼中的家。

哪怕走再远,父王、母后在这儿,亲人们在这儿。

他总归会回来的。

汉京城,东屠国最繁华的城池。这里不光是经济的中心,也是政治的中心。这里的治安良好,这里的人口众多。

可以说,这是一座让人来了,舍不得离开的城池。

萧仲玉离开了汉京城,心头莫名的眷恋,莫名的不舍得。

京府道,是萧仲玉这一回的目标。在夏日里赶路,自然是清晨与傍晚,午时,那就得寻了民宿歇一歇脚。

清晨里,有晨光的明媚。

傍晚里,有彩霞为伴。

萧仲玉走一处,就是写了他的游记,就是记了他的心得。

路过一座小城时,一日的午后,他醒来时。还是瞧得出来,他借宿的民居外,那些小孩子们的打闹与嬉戏。

萧仲玉干脆着,去了这个村子的村中央,那是一颗大树下。

在树下,有许多的纳凉了。当然,全是孩子与老人。至于青壮年,是一个也瞧不见的。

“少年郎,瞧你是一个读书人?”

一个老人招呼了萧仲玉,旁边还有些好奇的目光。

老人是这个村子里的宿老,辈份颇高的。在老人堆里,也能服众了。萧仲玉随了大家的称呼,唤了一声闵老。

因为,这个村子叫闵村。

“闵老,你瞧出来了?”萧仲玉颇不好思模样,说道:“学生就是读了一些书,目前尚未读出了大学问来,愧疚了。”

“哈哈哈……”

这闵老笑了。笑过后,闵老指了指这一座闵村,颇是说了一翻话,道:“咱们东屠国,宣文王是一位明君,你啊,多用心读书了。将来在汉京城一定能谋了好差事。到时候,肯定得让人叫一声官老爷。”

“老朽瞧着,你这少年郎有贵气。”

闵老说这话时,还是抚了胡须。

“是啊,是啊。”

“闵老说得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