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成七零福气包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4

分卷阅读234

    只希望,李家人能够忌于流言,对李秋菊好一些。

只是周秀英却知道,这希望几乎不大。

阮绵绵给周秀英夹了一个煎饼,放在了碗旁边,“奶,二婶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过会二伯就回来了,这事情我们要不要告诉二伯?”

阮国成自从和李秋菊离婚了以后,就彻底的忙碌了起来,他一个人要做几个人的活,先是队里面的地要种,在就是帮衬着三房照顾那一后院的牲畜,这一大早,他就去了山上,打算去找找有没有野草,随便弄一篮子回来也是好的。

往常这种事情都是周秀英和建娣两人去做的,自从阮国成过来了帮忙了以后,他就负责了早上这一顿,天气一天天冷,早上起早,去山上,那山上有些霜结成了冰,阮国成自然是不放心自家娘老子的。

所以,阮家起床最早的一个就是阮国成了,他四点就起来了,基本出去忙活一圈回来,周秀英的饭菜也做好了,他能吃个热乎的饭菜。

对于阮国成来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有干劲,他来三房吃饭了以后,家里的伙食和以前能比的,顿顿白面饼子,小米粥,每天都还离不开rou。

阮国成虽然不重口欲,但是这段时间却不得不承认,吃的太好了。

人虽然忙一些,但是整个人都有了精气神,比起以前来,他觉得更像一个活着的人了。

周秀英听到这话,她叹了口气,也没了心思吃饭,“说吧,在怎么说,李秋菊原来也是你二伯的婆娘!”

李秋菊的事情,他们没有任何立场来瞒着阮国成。

说这这话,桌子上安静了下来,连带着在家向来话多的阮国华都安静了下来,他说,“往后,我们会照顾好二哥的!”

周秀英脸上闪过一丝欣慰,他们兄弟几个能互相帮衬,这是她最乐于看到的场面。

“三房照顾我的地方够多了!”阮国成推门而入,“娘,李秋菊的事情,我都知道了。”

“你是怎么想?可想把你曾经的婆娘在带回阮家来?”周秀英死死盯着阮国成,绵绵敢说,若是自家二伯敢说带回来,她奶奶生吃了二伯的心思都有了。

“娘,我岂是这般不长脑子的人!”阮国成苦笑,“我虽然觉得李秋菊可怜,但是却不至于因为她可怜,就要把她给接回来,若是我没猜错的话,那李家的人怕是巴能不得我把秋菊给接回来,这样……”这样一家的那一堆蚂蟥,就再次有可以扒上阮家吸血的可能了。

李家那群人,没人比阮国成更明白了,以前没撕破脸皮,还帮衬这李家,那完全是看在李秋菊的面子上,李秋菊过的苦,嫁给他也没过过好日子,他想着,对她娘家人好一些,李秋菊多少也会高兴一些。

只是,谁都没想到会走到这一步。

如今到了这一步,阮国成不仅没有感伤,反而有一种卸下了身上重担的感觉,是那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你脑袋清醒就行!”周秀英扬声,“你要是哪天脑袋不清醒了,就去大泡洼子洗个澡,保管你瞬间清醒的不像话!”

这个时间去大泡洼子洗澡,那简直能能要人命的。

阮国成笑了笑没说话,桌上的饭菜已经摆好了,包括他那一份,盛起来了以后,是用着锅盖给叩着的,免得凉的快。

他看到碗底叩着第一个鸡蛋,刚硬的眉宇间也闪过一丝柔和,甭管他年纪再大,在他娘面前,永远都是个孩子。

揭开碗底,碗底会有惊喜的孩子。

其实不止是阮国成,阮绵绵他们也有,周秀英早上虽然摊的饼,但是每个人的碗里面都给窝了一个荷包蛋,如今阮家的条件不错。

家里每天都要好几十个鸡蛋收捡,一开始周秀英还是舍不得吃的,到了后面,捡着捡着就麻木了,反正家里也不差这个几个鸡蛋。

孩子们在外面赚钱都辛苦了,回到家里面吃点好的补补身体,也是应该的。

阮绵绵知晓,自家二伯说出那话以后,就代表着他彻底的放下了,想到这里,她唇角弯弯,他们一家人总归是会越来越好的。

方秀兰不知道自家闺女笑什么,只是看到自家闺女笑面如花的样子,她心里就暖和的不像话,把自己碗里面的鸡蛋夹给了绵绵,“女孩子要多吃一些鸡蛋,往后长的跟剥壳的鸡蛋一样细嫩。”

阮绵绵哪里会接,她一只手捂着自己的小碗,一只手点了点白嫩嫩的面颊,“妈,我的脸还不够细嫩吗?”

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正是最好的年纪,脸上细嫩的瞧着看不出一丝毛孔,白白净净的,嫩的能掐出水,甚至要比那剥壳的鸡蛋都要细嫩上三分。

方秀兰失笑,“你也不羞!”

阮绵绵摇了摇头,“在自己家人面前才不用害羞呢!”

她这话一说,一饭桌上的人,个个心里都暖和的不像话,先前李秋菊带来的那一丝阴霾,也消散的干干净净。

对啊!他们才是一家人,正正真真的一家人!

作者有话要说:  热到爆炸。。。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璨月雪儿10瓶;18089480、晴天5瓶;aa-医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章

天气渐冷,阮绵绵整个人都跟猫一样,越发显得疲懒,每天除了去学校以外,其余的时间,可都窝在了家里,甚至连门都不带出一次的。

她虽然悠闲起来,但是阮国华和方秀兰两口子却忙的不像话,老阮家后院养着的牲畜已经步入正轨,就算是没有阮国华他们看着,有着周秀英和阮国成两人,一人负责外面,一人负责内部,搭配的确实恰到好处。

阮国华压根不用费什么心思,每个月只需要定量把货拉到县城,送去指定的地点就好。

只是家里的牲畜虽然步入了正轨,先前绵绵提出的那个建议,阮国华用了几天左右时间,把流程走了一遍,他的速度快,效率也高,很快就把暂时的小作坊给建立了起来。

目前一共三个人,方秀兰是主力,还有两个人则是方秀兰认识的小嫂子们,她们这些小嫂子手艺好,家庭负担重,还没个正式的工作,方秀兰找到她们的时候,她们都高兴的不像话,做起来活来也越发卖力。

原本阮国华的预计是从七垭村找那些乡下的小媳妇们来帮忙的,但是方秀兰却说,建议从城里面找。

其实城里面的小媳妇并不比乡下的小媳妇过的好,相反,乡下的小媳妇因为自家有地,只要勤快一些,不说顿顿白米饭,菜和糙米总是管够的。

但是县城却不一样,县城哪个家庭不是好几个孩子,地丈又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