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2

分卷阅读192

    了身孕,她怀上的当是杨俨的二弟、后来的平原王杨裕。

前世,作为云昭训寄予厚望的长子——杨俨受封的长宁王在这个时代,是具有特殊含义的,基本上就相当于宣告天下他是皇太孙了——杨俨在云昭训和云家那边都颇受看重,甚至可以说受到巴结,但是这一世嘛,杨俨不主动与云昭训亲近,对于云家,更是早早将其记上了自己心中的小本本,留待日后算账,感情自然不如前世来的好。

在独孤皇后有意识地询问杨俨未来是要同阿姨的云家亲近还是同家家的娘家亲近的时候,杨俨回答他更愿意同阿叔、姑母们亲近,他的几个叔叔、姑母与他更亲近,是自家人,他日后定会待自家人好。

虽然这样的回答看起来是为了讨独孤皇后的欢喜,但是以三岁稚童的身份说出给他们杨家人更多的富贵这样的话,实则是杨俨经过深思熟虑的。

未来他若登基,自然要广用宗室。

这个时代的门阀势力太强,李唐皇族虽然在后来妄图攀附五姓七望里的陇西李氏,对自身的底蕴感到心虚——当然了,杨隋皇室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虽然如今杨坚自己宣称是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借以攀附郡望世家弘农杨氏,借此扩展自家的历史,然而谁都知道这当只是附会,不过是没有说破——但是唐国公李家也是个名门世家,只是传承的时间没有门阀士族久远罢了。

而一个家族传承久了,就有无数的族人、姻亲、旧识等连接成关系网,有杨坚做开头,杨俨大可以让后世他习惯的科举制——杨坚和后来杨广实行的科举制还是需要名望素著的官员们推举人选才行,实际上并没有起到科举制应该起到的广选人才的作用——慢慢实行,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为了不让自己和二叔杨广一样步子迈太大扯到蛋,杨俨必须加强家族的力量以对抗门阀。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另类的家族制,但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穿越又重生的莫大机缘,杨俨表示,他觉得法国太阳王的名言有时候或许是有道理的,而且和他的这个比较对象比起来,他真是一个为家族负责、为国人的未来着想的好人啊!

更何况,太子杨勇已经被他改变了一部分的命运轨迹,有了这个前例,杨俨觉得,或许解决二叔杨广,不需要等到未来他野心显露、羽翼丰满的时候再说。

当然,重点是他得先长大一些,连个正经的名字都还没有取,对他的谋划很没帮助啊!

今天的杨俨,也在想着快点长大呢!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两天卡文了,今天终于想到了后续要搞的大事,一时间文思泉涌,然而很尴尬的是,因为时间点选择的原因,主角的年龄太小了。

今天这章写完以后,下一章就要使用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大法了23333333

第130章长宁

开皇八年三月,天子杨坚下诏,历数陈主之过,南征之意,溢于言表。

杨俨已于去岁受封了长宁王,因着他父亲杨勇在尚未被封为太子的时候,在北周的封号就是“长宁郡公”,而这种最初封号对于他人来说都是有特殊意义的,杨俨作为太子长子受封了太子从前有过的封号,虽未被封为太孙,但天子有意让他做太子的继承人,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杨俨这一年七岁,再过两年,若是他愿意,便能请求天子外放就国,镇守一方。

汉王杨谅得宠,因此相比于他的几位兄长,一直到成婚后二十多岁,他才出京就藩,偏偏受封的年龄又早。

所以在大隋,看哪个皇室子弟得宠,一看他受封的年龄,二看他什么时候就国、外任,三看外任之后的待遇如何、权力有多大。

杨俨六岁受封,比起他后头有七个弟弟在开皇十六年一起受封,待遇不可同日而语。

他这样受宠,谋求外任的可能性比不受宠就低,但是如果成功了,到好地方的可能性就高。

不过目前紧要的事情不是这个,而是年末的伐陈。

虽然名义上主持伐陈大事的是晋王杨广,但是实际上,三军之事,皆参决于高颎。

杨广只是名义上的领头人,实际上办事儿的人是高颎。

既然都是挣名望去的,那为什么可以让晋王杨广办,不能让太子杨勇办呢?

当然了,按照杨坚“性多忌克”的个性,太子过于能干,在他的手下是讨不了好的。

给太子增加名望,对于皇帝来说,他的权力与地位就多受一份威胁。

可是太子杨勇不行,晋王杨广就可以吗?

杨坚这个人,公认他是“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杨勇因为是太子,所以对比他的兄弟们,杨坚的猜忌都冲着他去了,要是把杨坚的目标分散开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作为七岁的皇孙,杨俨早已启蒙,被封王之前,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

提议的人是太子冼马陆爽。

太子冼马,乃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后来唐朝的魏征还在李建成府上的时候,任的就是这个官,不过概因后人误传,由冼马被写做了洗马二字,如今的字形已经混同了。

陆爽之子陆词任承奉郎一职,在后世中国的语音史上,其人所占的地位极高。

陆词,也就是陆法言,其所撰的,是后世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对后世的音韵传承、考证有很大的影响。

给杨俨启蒙的人是从东宫出的,他的老师当然不只一个,陆词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现在的陆词还是太年轻了,让他当杨俨的老师,纵然只是其中之一,看的也应当是其父陆爽的面子。

陆爽卒于太子冼马任上,到了杨勇被废,杨坚迁怒其家人,陆词后来被夺官,只可惜杨俨那时候也是自身难保,陆家只是被夺官,生活还算有保障,他也只是私下里照拂一二,没有再与他们联系。

而陆爽即便身死也被迁怒的原因很是可笑,只因他上奏天子,道是“皇太子诸子未有嘉名,请依之义,更立名字”。

等到太子杨勇被废了以后,杨坚自然不能承认是自己没有教好儿子,杨勇能被立为太子,当然也不是一开始就像他废太子的时候说的那样不成器,只能寻找几个供他出气的替死鬼。

太子的儿子们没有名字,陆爽作为东宫属官,请为皇孙取名,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可是在杨坚“我孙制名,宁不自解?陆爽乃尔多事!煽惑杨勇,亦由此人”的结论下,陆爽的子孙后代一并被免官,终隋一朝,受累不少。

这日的课业完成后,杨俨便跑去寻祖父祖母,中间路过玄武门,见杨昭在那里玩耍,又把他给带上了。

养在杨坚夫妇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