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0

分卷阅读180

    出消息挑拨司马师与曹绍两人之间的关系,想不到司马师干脆病倒了,与曹绍很是做了一番戏。

宫中早就不满曹爽、曹肇等人的飞扬跋扈,暗地里引为笑谈,但张晓梦一想到司马师可能对洛阳的消息知道的那么清楚,对人心的把握也如此精确,就不寒而栗。

若是等到日后曹绍的权威日重,或许司马师的处境会真的变得危险,但是没过几年,曹绍就死了,继位的是他的独子曹正,而曹正则是司马师的亲外孙。

而曹绍在死之前,已经自立为帝,还将可能的死因泼到了洛阳朝廷这边,简直就像是背后有一双手主导着事情的发展一样。

大汉提倡孝道与忠义,对于司马师来说,晋王是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外孙,就代表着他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自前朝大汉开始,外戚干政屡见不鲜,但是与帝王有血缘关系的,却很少有被殃及家门的。

司马师一手主导了晋军征洛阳,并奉天子曹正以出征,洛阳宫中对此物议纷纷,只怕谁都没有想到,曹正会在行军的途中一病不起,最后在洛阳城外早夭。

曹正的母亲晋王太后司马氏最后是以大魏康端皇后的身份下的葬,但是她在世的时候,人们多称其为大晋新昌公主,若不是史书上的记载,似乎当时的人们几乎都忘了她还有一个前朝皇帝作为丈夫,前朝被追封的少帝是她的儿子。

等到洛阳之变结束后,司马师登基,张晓梦已经完全不能用从前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男人了。

他穿着绣着小金龙的常服,看起来同他们初见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看着张晓梦的目光,却是那么的了然,似乎知晓所有的一切。

张晓梦最后没有死,却希望自己能早点死。

史书上的司马师是因为国内酣战,外敌又常常入侵,才提出了“杀胡驱虏”的口号,但是张晓梦在这个时代经历的事情告诉她,晋景帝司马师是早有预谋的。

灭东吴与蜀汉只是一个前奏,对于司马师来说,开胃菜都算不上,短短五年内,吴蜀尽灭,天下归一,朝野纷纷赞誉,陛下真乃天人。

他雄心勃勃地提出“灭五胡、征西域、扩南疆、下东洋,使目之所及,皆为晋土”的口号,将闽越之族与蛮夷胡族编为诸夏军,为王前驱,使蛮夷自相残杀,而王师坐收渔翁之利,幸存下来的外族束发右衽,以自己为晋人而荣。

司马师自己培育的班底、“广学新政”造就的人才以及一批与他相交善的世家贵族为疆域扩充的同时,地方内政的治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因为急速的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恰逢乱世刚刚结束,世家大族无力垄断之下,“广学新政”促使大量的寒族崛起,世家大族烈火烹油的表象下,却早早埋下了衰落的根。

虽然从晋景帝时代开始,大量的清贵却华而不实的职位就赐予了世家出身之人,但是如此也算符合许多世家之人的意图,而且有才干的世家子,天子也不吝于提拔,这最终使得世家是缓慢衰落的,后世对晋景帝在这件事上的做法的评价普遍是较好的。

司马师的徐徐图之还体现在许多的地方,比如他对曹魏宗室的处置,虽然有很多的曹魏宗室于他在位的时期受到重用,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派到中原之外的新得之地去,有少数几个被册封为诸侯,但很快就因水土不服而绝嗣、除国,剩下的宗室则逐渐泯然于众人。

张晓梦终于死去的那一天,是司马师的七十大寿,普天同庆,人人都在颂扬司马师的功绩,有说他武功远迈前代,蛮夷之地尽数殷服的;远在极西之地的所谓罗马帝国也有使者请大晋出兵以讨平那些被大晋打得只能狼狈西逃、却神奇地在那些地方所向披靡的胡人;还有被封在东南、极南之地的宗室诸王、皇子等,请加陛下尊号为“圣皇”;又有人以陛下行“广学新政”、推白纸与印刷术,造福天下士人,文治犹胜前人,请陛下准名列文庙,与孔圣等并列。

司马师虽然将这些溢美之词一一收下,但最后也没同意臣僚的请求。

张晓梦已经是白发苍苍的模样,而司马师却依然容颜不改。

这个在登基之前就一手主导了朝鲜灭国、在登基之后灭万千邦国而封华夏子民的皇帝,看着慢慢的咽气的张晓梦,满脸漠然,似乎完全找不到外面无数人称颂的“仁君圣皇”的模样。

……

张晓梦因为胃部疼痛突然昏迷,被送往医院三日后,才苏醒过来。

醒来后的她洗心革面,不再沉迷和影视剧,但是对于魏晋时代的历史依然颇为痴迷。

养病期间,她看着中的记载的“寿春农民妻自言为天神所下……帝疾甚,饮神水,然无用而崩……郭后赐死此女,以为帝殉”,愣愣地不说话。

她总觉得,并不是这样的。

病房里的电视上,播放着臆测的晋景帝司马师驾崩之前将后世治国的种种纲要留给后人的场面,看着白发苍苍、在临死前才将深思熟虑的一切拿出来、让子孙后代代为实行的司马师,张晓梦总觉得有很大的违和感。

电视剧将司马师描述成了一位为天下百姓殚精竭虑,又重情重义的好皇帝,世家的衰落、对司马氏心怀不满的部分臣子被清算、远贬边邑,都是他的后人做的,但是这种白莲花一般的形象是许多大众认知中的司马师,事实上,电视剧最后的留遗旨已经是将司马师阴险化了。

张晓梦迷茫:司马师,有电视剧上的这么阴险吗?……不,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

不,这个人,这种形象,并不是真正的司马师。

真正的司马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阿师形象的阴险狡诈版,由张晓梦、也就是梦仙子同学倾情提供,当然和这一卷全文表现的阿师主观白莲花、纯洁无暇、颇受委屈,只在最后稍微暗黑了一把的形象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第六卷:不为隋叹

第122章长孙

开皇三年,隋都由汉长安城迁往新都,因天子杨坚在北周时曾受封大兴公,故新都名曰大兴城。

作为太子长子而养育在祖父、祖母膝下的杨俨,在摇摇晃晃的迁都路上,苏醒了过来。

现在的杨俨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只有一个小名金鳞儿。

杨俨的祖父杨坚“傍无姬侍,五子同母”,与祖母独孤氏的感情极好,五子五女都是同嫡妻所生。

杨俨的父亲杨勇是祖父寄予厚望的嫡长子,从小就特加培养。

而杨俨,虽然他是庶妃所生,母亲在太子五品姬妾中只是第四位的昭训,但她殊为得宠,杨俨又是太子长子,在太子妃无有子息的如今,他可谓是皇孙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