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1

分卷阅读171

    历史上的司马师担任的是被排挤的中护军,但是就是这样,他也施展出了足够的能力,拉拢了一定的人手,更不用提史书记载中的“帝阴养死士三千”了。

当时的司马懿被排挤得常常称病不朝,手上也没多少人马,能倚仗的其实就是两个儿子,尤其是司马师手里的人。

现在的情况要比历史上好了不少,更何况,现在斗得正激烈的几方也不会想到司马氏会骤然发难。

不过,发难是要发的,但并不是现在。

司马师自然要将自己的想法和亲爹司马懿商量,由于父子俩分别被托付了不同的幼主,司马家现在的形势很微妙,对于司马师这样大胆的计划,司马懿也没有立刻否决。

不过是对朝中的辅政大臣出手罢了,同时要是成功立晋王曹绍为皇太弟,也不能算是司马家悖逆,反而是不负先帝嘱托。

司马懿已经老了,希望看到的自然是自己的子孙能生活得更好,对于他来说,晋王曹绍似乎是比天子曹芳更好的选择。

司马琛小小年纪有幸知晓了部分计划,但是除了些微激动以外却没有更加外露,让司马懿大赞“吾家有后”。

父子几个商量完了这个惊天大计划之后,居然就闭口再也不提及,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清君侧的时间被司马师定在了来年他携晋王入京的时候。

只要他上表解释晋王今年未朝真的是有疾,请来年再朝,在别人看来,他不过是对京城最近的流言做出了反馈,有很大的可能会被准许。

而中间这一年的时间,看的就是司马昭能否被运转到宫中担任宿将了。

为了保证安全,司马师也要陆陆续续地将他将“阴养”的“死士三千”——当然,实际上人数比这个只多不少——给派到洛阳来。

作者有话要说:  突然发现卷尾卡文,不知道该怎么圆了……

我大概长了一个浆糊脑子Orz

第117章自立

司马师的计划很完美,他们家的人都很靠谱,但是在计划开始正式实行之前,还是被泄漏了。

泄露者不是别人,就是那个穿越女梦仙子。

在曹叡驾崩之后,梦仙子的日子显然没有之前好过。

但是看在她也确实有一点神通的份上,她在宫中还有那么一点地位。

最重要的是,皇太后正是喝了她进献的灵水才能诞育下晋王曹绍,虽然先帝驾崩得太早,现在的情形对皇太后来说并不是最让她舒心的,但是她能变成皇后,还是托了儿子曹绍的福,自然要看重梦仙子。

和历史上那个在明帝曹叡死前被赐死的伪神女不同,梦仙子至今还好好儿活着。

司马师倒是想要让她永远都不能再透露消息,可是皇太后对她十分礼遇,依然让她留在宫中。

司马师找不到下手的时机,又想着她在皇太后那里,从言辞之中也能看出她对司马氏是抱有善意的,因此只能暂且搁置了自己的计划。

谁能想到,就是这个不被司马师放在心上的女人,透露出了“晋王太傅或欲谋国”的消息。

穿越女说的司马师有不轨之心的可能有两种,一种,就是现在所有人都认为的,他是为了扶持晋王曹绍而实行的,另一种,就是只有司马师自己知道的,他至今依然没有放弃让司马氏代魏的想法。

历史上的司马师好歹还被追封了一个世宗景皇帝呢,司马子元觉得自己作为先知,怎么也不能混得比他差。

正始四年,晋王太傅上表请朝洛,大将军爽、骁骑将军朗等不许。

未几,遣使者至辽东,探其有无反心。

正始五年,鲜卑攻辽东,晋王太傅请朝中出兵救之,曰不可。

其时爽、肇、朗出兵伐蜀,太傅司马懿称病不朝。

王太傅司马师遣军五万相抗,追击至草原,灭鲜卑一部,引弓之民因号为“杀神”。

同年,秦王曹询薨。

次年,曹爽等兵败,归京后,复召晋王绍入京,晋王太傅固辞之。

辽东边境处有大魏驻军者,常与晋王军相战,洛阳三月数发诏令,使晋王并王太傅轻车简从入京。

六月初一,王太傅司马师发檄文,言“天子颖慧好学,诚纯仁孝,登位固烈祖明皇帝所愿也。然大权cao于爽、肇、朗等之手,人心未归。晋王,烈祖明皇帝、皇太后嫡子,天子之弟,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法守分。自幼主嗣位以来,jian回掌权,横起大祸,伐蜀无功,徒耗国力;胡部犯辽,坐视其行;防我之心极盛,常令大军犯晋国边邑,乃欲迫晋王入京,复演秦王早殇之事。臣闻:‘朝无正臣,内有jian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于躬,实欲求死。不得已者,义与jian邪不共戴天,必奉天行讨,以安社稷。天地神明,昭鉴予心。”

司马师的这一段话采自明代燕王朱棣奉天靖难的时候起兵的誓词,外臣藩王堂而皇之地起兵要求清君侧,在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之后的数百年内再无发生过了,因此晋王曹绍——当然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做主的人是晋王的太傅司马师——骤然起兵,真的是惊倒了一群人。

不过仔细想来,他们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

秦王曹询的薨逝可以说是病亡,但是非要扯到阴谋论上,似乎也不是不行。

毕竟当初先帝可是直到最后一日才选定了如今的天子曹芳做太子的,如果先帝最后没有指定继承人的话,年长的秦王曹询其实更有可能被拥立为天子,毕竟长幼有序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天子曹芳继位的时候年纪只比晋王大了几岁,并不像先帝一样,在继位的时候已经心智成熟、理政手段也很高超了,先帝可以在短短的几年内撇开辅政大臣自己独揽大权,但是现任天子却依然是强势的辅政大臣手中的傀儡。

但是,当年喊出清君侧的人,短短数月之内就兵败,吴楚七国之乱作为最早的藩王谋反事例,但真的是为后来者演示了什么叫倒霉和慌乱,什么叫做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虽然如今的曹魏占据的并不是整个天下,但是按照地理位置来分,他们实际上是中原正统,远远比东吴和西蜀要的来得繁华,所以辽东之地的兵力根本不能和整个曹魏相比。

而若是晋王曹绍那边与孙权、刘禅等人合作的话,那就是背叛整个魏国,是会被整个曹魏的统治阶级所排斥的。

要是单纯是晋王曹绍和天子曹芳的辅政大臣的撕逼的话,那还能看成是曹魏皇室为了天子之位而进行的内斗,大臣们要么站队,要么中立,这都不是问题,但若是牵扯到东吴、蜀国这种他国政权的话,那问题的性质就严重了。

所以曹绍这边能得到的最大的助力,也就是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