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0

分卷阅读140

    以及之前对曹氏继承人选择的干预。

话说某次曹cao远征,诸人送行,作为亲子,曹丕与曹植送别父亲的时候总得发表几句感想。

因为当时曹植受宠,作为弟弟,竟然是他先发表对父亲离别远征的感想。

曹植洋洋洒洒作了一篇赋,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的文采,轮到曹丕时,他则是一言不发,只是流泪表达对父亲的不舍。

做父亲的,当然希望儿子对自己的情感越浓厚越好,曹丕这一看就是真情流露,和还不忘展示自己文采的曹植相比,突然就显了出来。

再加上曹植做出的几件糊涂事,他就渐渐失宠了,对曹植的宠爱不再以后,曹cao就开始挑曹植和他身边人的毛病了,首当其冲就是杨修。

因为在曹cao对儿子的考验中杨修屡次相助差点就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曹植,让曹老板大为不满。

杨修带人搜查曹丕府上的丝绢,最后却被认定是他在陷害曹丕,这更是他的罪名之一。

杨修被举为孝廉、改任郎中后,就一直在丞相府做仓曹属主簿,但是根据记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可以说,杨修做的事情一定不只他的本职工作这一点,曹cao也相当信任他——不信任他能让他“总知外内”吗?——那个时候,难道杨修身上就没有袁术外甥这一层标签了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杨修最后被处死的理由,只不过是借口罢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曹植夺嫡失败之后,杨修有渐渐的疏远他,但是由于曹植依然是曹cao的儿子,杨修又不敢做得太明显,实在是缺乏决断。

要是说曹cao弄死杨修,是为了不给儿子曹丕留下恶名,自己先提前把事情做了,倒也是有可能的。

要司马师说,曹丕在睚眦必报这一点上,是不需要怀疑的。

魏讽案——虽然魏讽只是丞相府里一个小小的任职人员,地位不算很高,但是这件在曹cao出外领军时候由曹丕一手主导的案件,既然被定义为了谋反案,那就算是盖棺定论了——中死去的有诸多的荆州士人集团的人物,此外还有一些从前投降曹cao的人,其中就包括了张绣的儿子张泉。

荆州从前的老大刘表,他的儿子刘修都没事儿,结果张泉这个和曹氏家族有亲戚关系的人却狗带了。

在宛城之战中,曹丕失去了他的大哥曹昂,自己也是死里逃生,曹丕和曹昂两人年龄相差将十岁,曹昂对他一向很好,和曹植这个一直让他闹心的弟弟相比,曹昂简直就是曹丕心中兄弟的典范形象。

曹丕对宛城之战难以忘怀,但是张氏家族是曹cao树立他不计前嫌——长子、侄子还有得力手下典韦都死了,曹cao都忍了——的典范,曹cao还给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以稳定张氏家族之心。

因为曹均被曹cao过继给自己的兄弟,从儿子变成了侄子,所以曹cao对这个儿子颇为愧疚,对张氏家族也一直迟迟没有下手。

然后,建安二十四年,魏讽案之前,曹均病逝。

曹均没了,曹张两家的纽带彻底断裂,曹丕毫不犹豫地在对魏讽案的相关人员进行清洗的时候,拉上了张绣的儿子张泉。

这就是典型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

得罪了曹丕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需要说明的是,荆州士人集团被清洗,谯沛集团被打压,在曹丕的支持下,汝颍集团成为曹魏势力的大头,世家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世家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这就意味着,曹丕势必在某些情况下对世家进行妥协。

和晋朝的司马炎大肆任用宗室掌权,排斥部分士人染指兵权等重权相比,曹魏对宗室反而更为严苛,最主要的源头就是曹丕。

曹cao的几个儿子都不是普通人,曹植、曹丕就不用说了,曹彰这个黄须儿在军事方面极为勇猛,但是在曹cao逝世之后,他就郁郁不得志,甚至最后暴毙而亡。

与其说世人诟病曹丕对兄弟严苛,倒不如看清楚,源头是士族。

曹植没了继承人的资格之后,和曹丕的关系反而变好了起来,曹丕也不吝于展示自己和曹植的兄弟之情。

单纯是待遇的话,曹丕绝不会亏待自己的兄弟的。

而一早就和曹丕没有竞争关系的曹彰,更是他体现兄弟情的对象。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曹彰平叛归来,曹丕教他应对之法,让他不要居功自傲,而是要谦让,于是曹彰在应答中把功劳都推给了别的将军,让曹cao更为喜爱他。

可以说,曹丕这个哥哥,在世人眼中,对曹植如何尚且不知,但是他对曹彰是不错的。

曹cao逝世之前,让人传身在长安的曹彰回来见他最后一面。

曹魏的继承人早就确定,曹cao也不会立曹彰这个他一直是往将才方面培养的儿子做继承人,不过是父亲临死前想要见爱子最后一面罢了。

但是曹彰回来之后,却问了一个大逆不道的问题,他问父亲的玺印放在哪里。

曹cao病逝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曹丕和许多人都还留在大本营邺城,他几乎是昼夜星驰赶赴洛阳的。

虽然曹丕想对曹彰展示兄弟情,但是曹彰明显不太领情,还蠢蠢欲动地有别的心思。

曹丕也真的是哔了汪了,和曹彰相比,曹植反而能算是一个好弟弟。

支持曹彰的人没有支持曹植的人多,但是只从他们两个人本身的心思来看,反而是曹植更想和曹丕做一对好兄弟。

司马师是跟着老爹一起去的洛阳,他爹是曹丕的心腹,曹丕继承父位为丞相与魏王,自然需要自己之前的一帮心腹辅佐,他们家去洛阳算是比较早的一批。

曹丕与一帮心腹能聊得开,对年幼的几个兄弟也很好,但是对曹彰是明显冷淡下来了。

升任太后的卞氏有点尴尬。

一帮大臣对曹彰的智商也是比较绝望的了。

但是曹彰其实翻不起什么大浪来,作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曹丕很快就稳定了现在的局势。

建安二十五年春,曹cao离世,曹丕继位。

三月份,汉天子刘协就改元为延康了。

虽然曹丕矜持了一下,没在老爹刚死的时候就让天子改元,向天下说明魏王兼丞相换人了,但是只是相隔一个月就让天子改元,也差不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说什么……那就不说了吧哈哈哈

第96章黄初

事实上,曹丕也没让刘协当天子当太久,延康元年十月,享国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正式告终,曹丕受禅称帝,国号魏。

曹丕正式登基,建元黄初,将汉都雒阳改回洛阳。

雒阳最初就叫这个名字,等到秦朝之时,因为五行学说盛行,始皇帝认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