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8

分卷阅读128

    虽然司马师一直称呼曹cao的势力为曹魏,有时候还会产生邺城这里就是魏都、曹cao已经是魏王了的错觉,但是实际上,一直到建安十八年的五月,曹丞相才完成了第一步,进魏公,同诸侯王。

大汉只有列侯和关内侯这些侯爵,“公”这个爵位已经超出臣格了,只不过是因为曹cao不愿意马上就称王——这样的吃相太难看了,他又得被讨伐一遍——所以才勉强弄了个魏公作为代替。

虽然邺城在被曹cao从袁绍手中夺下来之后早就变成了曹氏的大本营,但是现在,邺城的魏都之名才是名副其实。

魏公曹cao回到邺城以后,就接见了自己留守的一众大臣以及曹丕。

司马师小朋友是在他老人家把一群人都接见完了以后被带过去的,到魏公的府邸的时候,只见到曹丞相已换了一身装扮,衣物的规格与他从前所见的已有不同。

从前曹丞相也有违制的时候,就好像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之时的那些士大夫、诸侯违规享用天子规制,但是如今真的晋了魏公,曹丞相又本分了起来。

依司马师看,这是因为他老人家需要用如今的规制提醒自己,上面还有需要奋斗的目标,不要轻易满足。

司马师如今五岁,年岁未足,有着寻常稚童一般的可爱,比之大人,又颇显机智,换而言之,就是“仿若成人”。

恰好,曹cao也有一个天才儿子,十三岁病亡的曹冲。

司马师的容貌虽然与曹冲不同,但是同样玉雪可爱,再加上他这般年纪却有这般心智,和当初的曹冲极为相似,令曹cao忍不住就产生了移情心理。

但是千万不要当曹老板产生了移情心理就是板上钉钉的好事。

当初荆州刘表座下有别驾名为刘先,刘先有一个外甥唤作周不疑,周不疑是荆州神童,入许昌后,和曹冲成了好友。

神童之间心心相惜,本是好事,曹cao也很看重儿子的这个朋友,但是,等到曹冲去世了之后,他看周不疑怎么看怎么不是滋味儿。

倒不是说曹丞相产生了“为什么我儿子死了你还活着”的想法,毕竟人家只是朋友,又不是基友,这年头,夫妻都不讲殉葬了,曹冲死后,曹cao也只是给他寻了一位同样早夭的世家贵女冥婚而已。

但是呢,因为周不疑的才华显露太盛,又正值好年华,虽然有曹丕为他说情,曹cao还是派人弄死了这个天才,更是对劝阻的曹丕说出了“此人非汝所能驾驭也”的话、

周不疑和曹冲神童惜神童,曹cao认为,曹冲若在,他能驾驭得了周不疑,但是曹丕恐怕不行,对于曹丕来说,这可是□□裸的打脸了。

当然了,文艺青年曹丕同学也承认弟弟曹冲的才华比自己高,一直到他后来登基之后都是这么承认的,所以说,他还不至于被父亲打击到心若死灰的地步。

要是司马师不知道这个典故的话也就算了,但是为了打击他过早成名养成的自信,司马师他爹司马懿可是郑重地告诫过他要韬光养晦,还把周不疑的故事讲给他听了的,完全不怕儿子会被吓出什么心理阴影,大概是因为有心理阴影总比没命要好吧。

但是真的见面了以后,曹cao却对司马师和颜悦色的。

司马师仔细思考了一下,就知道曹cao为什么会这样了。

他从小就与曹丕一家往来甚密,曹叡、曹丕对他的观感都很好,而且只从表现来看,司马师虽然是个聪明孩子,但没有到目无法度的程度,而且对曹cao、曹丕都很是崇拜。

比起周不疑这种不一定能为曹cao所用的人才,司马师有己方人员身份加成,倒是幸运了很多。

曹丞相又仔细询问了司马师,当时他为什么会断定已经被刘璋弄死的张松是刘备入蜀的关键人物。

千万不要和曹cao说什么这是因为故事梗概里没有别的人物出场,小孩子对于不起眼的人物的注意力,若是他们不感兴趣的话,不会比大人还要高的,也就是说,这个理由根本就不能成立。

司马师总不能回曹丞相一句直觉吧?

“师闻张松貌极陋,刘玄德甚为礼遇、收其心,张松必誓死以报。士为知己者死,刘备知张松,若丞相重贞侯,刘璋弃张松,若袁绍不用贞侯,故有此遭。”

所谓的贞侯,就是指郭奕他爹郭嘉,郭奕对司马师小朋友也是很有好感的,这个消息曹丞相应该了若指掌,郭奕也常常和司马师说起自己的老爹,所以司马师小小年纪知道贞侯郭嘉不稀奇。

曹cao听罢,感慨了一番:“不意汝有此见地也!”

说罢命人赏赐了司马师一番,又让曹丕来把司马师领回去。

看曹丕和他爹在司马师走后单独相处的那几分钟时间里没出什么问题,司马师就放下了自己的心。

曹老板应该不会对他这个小鬼头动什么杀心了。

路上曹丕莫名其妙地又问了一次司马师的出生年月,问完以后恍然大悟的样子。

等到回府把事情都和司马懿说了以后,司马师才知道这是为什么。

曹冲的卒年和司马师的生年是同一年,他这回去入了曹丞相的眼还得了赏,大概多少是因为移情作用吧。

曹丞相和曹丕的地位又是不同的,很快,在某些人的有意传扬下,司马师的天才之名终于响彻了整个邺城,还有向外扩散的趋势。

司马师:唉,这就是成名的烦恼吗?

晋朝看见美男子就往他的牛车、羊车上扔东西的习俗现在就有了,大概是因为东汉末年贵族们都开始使用牛车的原因,路上的行人也好看见容貌了。

司马师现在出门都要多带几个人,好歹要拦着那些过于热切的百姓,他出名之前也就算了,估计是因为出名之后别人越看他越可爱,像个玉人——虽然玉人这个称呼,晋朝的卫玠才是原版,但是现在卫玠不是还没出生吗?在灵泉水的加持下,对玉人这个称呼的争夺,司马师起码不会一败涂地——一路上总有人往司马师的车上扔蔬果。

这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他们家的菜钱和水果钱省下了不少。

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火锅的雏形,但是并不流行,而且和后世的火锅还是有区别的。

在司马师的强烈诉求下,在寒冷的冬天,他终于吃到了味道接近于后世火锅的火锅。

这时候已经有了火锅用具,但是形态接近于后世的四川火锅的吃法,但是现在的辣椒都还没有传进来,这种原产于美洲的香料要到明代才传入中国,所以现在所谓的辣子,就是后世俗称的花椒,而且被用于药用,就像茶一样。

所以司马师“发明”的还是清汤锅,熬煮用的也是牛骨——猪rou性寒,中国古代的贵族一般不好吃猪rou,像是宋朝苏东坡这样还用猪rou发明了一道菜的官员属于凤毛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