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0

分卷阅读100

    有提及,曹嵩仔细思索以后,确定最近当又有大事发生了。

曹嵩也不蠢,仔细想了一下史道人和刘辩之间的关系,就能确定他们今天的相遇不是偶然的。

刘辩费尽心思地见他们,不管怎么说,他有心交好,曹嵩他们也不能不领情。

曹cao的想法就更简单了,这个时候,虽然大汉已经日落西山,但是刘氏家族这么多年的统治,都让大汉正统的思想萦绕在每一个人的脑子里。

刘辩是嫡长子,他与曹家交好,无非是想保证自己的地位,而有着一个大将军做舅舅,刘辩的未来还是很可观的,他有心交好,又做得隐秘,只要曹家的人没有蠢到到处宣扬自己和史侯有关系,没有多少人会知道他们两边有联系。

而从刘辩对曹cao当年五色棒立威的事件大加赞赏来看,他的脾气和曹cao还是很合的。

只这一点,曹cao便对刘辩有不小的好感。

曹嵩后来便不怎么来史道人的道观了,但是曹cao来,他也不阻止。

刘辩后头出宫就变得光明正大了,行踪都有人报给天子,除了偶尔去几趟史道人的道观——平日里去那里的达官贵人也不少,倒也没人发现刘辩是在和曹cao进行接触——剩下的就是去太学,听听太学的课,还去看了熹平石经。

总而言之,刘辩就是没有去天子最担心他去的地方,大将军何进的府邸,那天子也不阻止他出门。

他常去太学又让人觉得他好学,平日里遇到人也都是一副好脾气,不少人都夸赞史侯温文尔雅,礼贤下士,不愧是嫡长子,不知不觉间,天子为了扶持幼子上位而说的长子“轻佻无威仪”竟被人完全否决了。

没有太监愿意在这方面触刘宏的眉头,十常侍、蹇硕之类的,要么是没空打听,要么是不关心,竟无人告诉刘宏外头对史侯的风评都变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自己完全不知道在写什么……我药丸啊!

不能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天才做啊,尤其是不熟悉的方面,否则,蠢作者就是例子啊QAQ

第68章万年

刘辩比刘协年长,所以他有一个刘协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他的年龄足够他自由地出入宫闱。

而刘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比刘辩足小了五岁的他,不管怎么论,都还年岁尚小,天子根本不可能允许他随意出宫。

也就是说,仗着自己的年龄,刘辩比刘协多出了一样刷声望的利器。

天子刘宏一向偏心,他是认为长子没有幼子聪慧的,就算出去,也博不到什么好名声。

但是,谁知道中间会不会出什么差错呢?

刘辩在宫外的行动,天子自己没有去打探,但是他却另外遣了一个刘辩不能拒绝的人去。

就在五月底,刘辩的宫中迎来了大汉这一代唯一的一位公主,刘辩的jiejie,万年公主刘慕。

先帝孝桓皇帝刘志无子,只有三个女儿;这一代的天子刘宏不同,他有两个皇子,却只有一个女儿,于是他早早地将女儿封为了万年公主。

万年公主比刘辩大三岁,算算年龄,也可以开始相看夫婿了。

公主的夫婿一般是从列侯之中选取的,只可惜,洛阳的列侯,多是宦官及其子弟,有许多列侯都躲回自己的封国或者祖籍去了,还没有疯狂到要买卖女儿婚事的刘宏只能勉力挑选,好在万年公主的年纪还不大,公主晚些出嫁也不会有人说嘴,而且汉室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最后嫁给声名不显的普通人的公主。

举个例子,在刘辩的记忆中,孝桓皇帝刘志有三女,三位公主的夫婿中,只有长女阳安公主的夫婿在后来的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因为阳安公主的夫婿是不其侯、辅国将军伏完。

也怪天子刘宏自己,封了不少的宦官为侯,以至于连彻侯的名声都隐隐败坏了,万年公主也不愿意在这些人里选择夫婿。

刘慕不是何皇后所出的嫡女,索性她只是一个公主,何皇后也不至于容不下她,只是宫中都知道,万年公主不常去皇后的长秋宫的。

刘慕是刘宏的爱女,而刘协是刘宏的爱子,顺理成章的,万年公主和董侯的关系很好,与史侯的关系却也就是那样。

偏偏是这样的关系,刘慕却来了刘辩的宫里。

她待刘辩很亲热,一来便套近乎。

后世有一句俗语,叫做“无事献殷勤,非jian即盗”,现在虽没这句话,但是刘辩也知道,刘慕来他宫中不可能是单纯探望的。

刘辩也不客气,很快就问出了这个问题,刘慕回答得很快,道是刘辩近日常在太学流连,也不知是否有见到什么青年才俊。

若是刘辩重生之前,怕是只会认为自己的这位jiejie心慕才俊,想让他帮忙介绍一二,但是现在,刘辩只想冷笑。

她分明是得了天子的示意,来探刘辩的口风的!

刘辩装作恍然未觉的样子:“父皇说,阿姐的年纪还小呢,不着急。以我看,太学里配得上阿姐的人,不多。”

太学之中,太学生人数不少,且孝桓皇帝之时,太学生群起响应朝中大臣,因此同样成为宦官的打击目标,党锢之祸中受害之人不少。

且熹平石经完成后,天下来抄经、观经的人络绎不绝,绵延于途。

刘辩这样的说法,似是将太学中的才俊们一竿子打死,要是他的话传出去,难免会有人不喜,认为史侯不礼待士人。

刘辩也不傻,说完之后,又一个个举例,某某人才学极佳,可惜身体不好,当为能臣,但是做姐夫就免了;某某人极通经义,在治学方面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但是看他的样子,也是个“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性格,事业心强,不适合当刘慕的夫婿。

刘辩一个个说过去,基本上太学中有名的青年才俊都被他点了个遍,可是偏偏他说的话有技巧,刘慕是公主,历来汉家的公主寻夫婿条件就高,刘辩不赞同他们当自己的“姐夫”也情有可原,更妙的是,他把每个人的优点都点出来了。

听得刘辩把一个个人明贬暗褒地说了个遍,刘慕笑了出来:“按你的说法,是这些人都不适合做我的夫婿了?不知弟弟你可有什么好的人选没有?”

好的人选?

刘辩当然有啊!

他是从后世重生回来的,后来的三国时期也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之后几十年间风云变幻,成名、不成名的英雄豪杰他大多都认识。

但是,先不论那些人的年纪适不适合做刘慕的夫婿,只说刘慕和刘辩的关系,在刘辩登基之前,他就不愿意为刘慕介绍一个强有力的夫家。

除非等到天子刘宏驾崩、刘辩正式登基之后,他或许会为了拉拢大臣,顺便显示自己和刘慕的姐弟情深,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