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

分卷阅读18

    都要为他效力,剩余的子启、子泉这几个孩子也都是大商的未来,他自然要好好考校一番。

子受表现出众,并没有因为叔叔、兄长、堂兄等人的年纪较长就的显出不足来,他不仅学完了比干当年特地为子泉编写的蒙书——这书后来因为比较简单易懂,由难到易的程度更成体系而成为了大商王室专门的儿童启蒙读物——而且已经开始学习超出这个年纪的内容,追赶上子启的进度了。

要知道,就连子泉和子衍,在学习进度方面都比他要慢一点。

子受的妖孽表现让比干想到了他还在现代学习的时候,小学时候班上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在他的记忆中,这人的数学基本没下过100分,考98分老师都会问怎么发挥失常了!

子受在身份方面原本就是有优势的,这时候显示出他的聪慧来,无疑加重了帝乙对他的看重。

大商现在的情况,太子是不能随便立的,原本比干为子受说话,还有箕子,也在一旁帮腔,也没能让帝乙立刻下定决心立太子。

子受的年纪太小了,当年子历幼年夭折给帝乙留下的阴影实在是太深刻了。

别说现在只是帝乙九年,子受才五岁,就是九岁都不保险,商朝的人均寿命比不上后世,子嗣存活率也不高,随便一场病就可能夺走人的性命。

作为后世之人,比干当然知道小子受不可能那么简单就夭折,但是这个理由他能和帝乙说吗?

不能啊!

但是反过来想想,也是可以的嘛。

子受还小,可塑性强,立为太子一点都不亏,就算子受有早夭的可能,活到九岁以后,早夭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难道四年帝乙也等不起吗?

这个理由完美地镇住了帝乙,当时他竟然完全没想到太子夭折和普通王子夭折的重量级根本不是一个程度,完全被比干说服了。

当然了,他下定决心以后也想到了这个可能,但是因为要立子受为太子在脑海里过了无数遍这个孩子的优点的帝乙已经完全不在乎了。

不就是赌吗,他相信祖宗会保佑这个孩子的。

家宴过后不久,帝乙就宣布了立三王子,也就是子受为太子的决定。

立太子这件大事当然要经过祝祷,而结果显示大吉大利,帝乙自是大喜。

帝乙十年,子受被立为太子之后,帝乙再次宣布召集外服官入安阳进行朝觐。

这也是在安阳进行的最后一次朝觐,帝乙已经决定在这一年正式迁都了。

之前几年,担任朝中内服官的卿士们都在新都朝歌——这里原本被称为沫邑,不过因为要作为新都存在,所以先帝的时候,就给这个地方取了“朝歌”的名字——安置好了家宅,帝乙每年也有好几个月待在朝歌办公,可以说准备都已经做好了,就等着迁都了。

姬昌这次除了带着世子姬邑以外,还带上了另一个儿子——姬奭。

姬昌这么多儿子,特别有名的除了倒霉蛋伯邑考、武王姬发和周公姬旦以外,就是这个姬奭,他被称为召公。

姬奭是周朝宗室,这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所谓“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召公姬奭没有一个足够好的出身,就不会和周公齐名,一齐辅佐武王、成王等周王。

许多人猜测姬奭是周文王的庶子,当然并没有什么明确记载。

但是比干也没想到,这姬奭居然还会和他们家扯上关系。

他的meimei太好嫁到周部之后不久就怀上了身孕,在太娰生下了她的第十个儿子姬载以后,也生下了一个儿子,在姬昌的儿子中排行第十一,取名姬奭。

姬奭不是世子,从正统性来说,和姬邑、姬发等人也是有区别的,按理是不能来朝觐的,姬昌把他带来,纯粹是向大商说明,他们两边是有亲戚关系在的,他对太好也很好,并没有欺负她。

姬奭的年纪不大,也有点小大人的样子,说起话来井井有条,同为天才儿童,太子子受非常喜欢这个小表哥,在外服官朝觐的这些日子里,子受和姬奭可谓是形影不离。

子干日记:

知道姬奭是我亲外甥以后受到了大刺激。

话说按照这个辈分排,岂不是帝辛见到我要叫叔,武王姬发见到我要叫舅?

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上的召公姬奭只能确定是姬昌的庶子,但是不能确定他的母亲是谁,所以这里说他是帝乙的meimei生的是蠢作者私设……

话说回来,我还特意找了一下,当时惊鸿一瞥曾经看到过诗经里提到了文王百子这个概念,虽然百可能是多的意思,但是姬昌同学生了一百个儿子还是有可能的。

汉中山靖王就生了不知道多少个娃,儿子就超过一百多个了,这还只是有明确记载的,私生子之类都还没算呢科科。

第13章抚梁

受到了刺激的比干表示我妹生娃这很正常,但是我妹的娃叫姬奭,这就不正常了。

子姝你当初派人来报喜的时候为什么不晚点,等孩子大名也取好先啊!

我可爱又萌萌哒的外甥小小昭就这么变成未来“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的召公姬奭了?!

子姝派人给殷都报喜的时候,她才刚生完孩子,只来得及自己取了一个“昭”字当小名。

因为祭名是武丁的高宗也名昭,所以比干和帝乙给外甥的昵称都是小小昭。

比干以为姬昌会直接将姬昭作为太好的儿子的名字,想不到他另外取了一个名字叫姬奭。

召公姬奭,和周公姬旦一样在大周初期奠定了此朝基础的重要人物,可以说大周没有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国祚或许不会那么绵长。

看着子受和姬奭两个人玩得开心,比干心中那股违和感真是挥之不去。

大概是终于确定了太子,放下了一件心事,看着聪慧可爱的小外甥,帝乙又有了新的想法。

周部对他们来说是个威胁,如果能让姬奭成为世子,那就太好了。

只可惜,这真的是想想都不可能。

在姬奭前面,还有十个太娰所出的公子,即使世子姬邑没了,还有九个嫡子在前头等着呢。

不过不能将姬奭封为世子,不代表大商不能做其他的事情。

太好出身大商王室,大商对于周部来说是上邦、大邑,在某些时候,大商的命令还是能行的。

比干参考了一下汉朝的推恩令,然后修改一下就在大朝会上提出来了。

他不怕把事情闹大,就怕事情闹不大。

他主要针对的是姬昌,当然,要是能把其他的不同姓的方国也削弱那就更好了。

太好是被姬昌以正妻礼娶回去的,那姬奭自然也是嫡子。

周部的世子是姬邑,那意味着日后整个周部都属于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