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采菊东篱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

分卷阅读20

    是关于你阿姊——”

荀悠的话被元松打断,“多的是喜欢乱嚼舌根的妇人。”这些闲话元松也听了不少,无非是说成王新丧、元家逼女改嫁、元桐誓死不从……

“的确,我也是因为此事才发觉这些妇人不堪照料家父的大任,于是烧了身契驱遣她们回家。”

元松笑道:“多日不见,你倒是发起狠来了。”

荀悠面无表情,“只是寻些‘信得过’的人好生照料赋闲老父罢了。”

荀悠不提高璠,元松却主动提了,“见你安好,他必安心。”

“黄泉之下想必是不记得的。只有活着的人才会执迷于往事,不过也即将淡忘了。”荀悠话锋一转,道,“听闻你阿姊好事将近了。”

元松道:“哪里的事,就算阿姊同意,我也不同意,那兵痞子又憨又愣当我的姊丈他不够格。”元松言语不屑,但语气仍旧是欢快的。

荀悠微微曲身,抱拳道:“我这一去想必赶不上喜酒,劳烦将军替我道声喜。”

元松道:“多谢。”

“见诸人安好,他才安心。”

“也对。”

{.}

{.}

荀悠沿原路返回,小厮们都恪守本分收拾东西继续行路。来六机灵猜到了什么,但他也不敢多问。自从荀悠回来就没有过好脸色,整个人闷闷的,眼神也失了神采。来六觉得荀悠定是遭遇了什么心里藏了事儿,不过他从来没往“成王伏诛”这件事上想,还以为荀悠不喜这趟差事而且匆忙上任心里不痛快。

荀悠上了马,对身侧骑驴的来六道:“小六,若一女子痛失其丈夫却一旬内自愿谈婚论嫁,你觉得会是因为什么?”

来六“啊”了一声对荀悠的话有些不解,他挠了挠脑袋道:“公子怎么问起这个——话说这女子的作为实在令人费解,有没有可能她根本不喜欢她丈夫?”

“不,她娘家与父家世代交好,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结亲后夫妻和睦更是被传为佳话,虽然未曾亲眼看到。”荀悠想起她病得那么重时还在问“他,可还好”,她的目光那样的恳切和着急,显然用情至深。

来六道:“这样啊。就算夫妻之情是做给别人看的,自小的友谊也定然不浅,更何况担了个贤妻的名声,任谁也不会草率论嫁吧,我觉得此事有内情。”

荀悠喃喃道:“是啊,人非草木,她这么做倒像是在掩饰什么。”

想要尽早撇清和高璠的关系也无须这般做派,有元松护着元桐也不可能为家族逼迫,她是同意的……皇帝若得知此事首先会对元家更放心,其次,没几个活着的丈夫能容忍妻子改嫁,故而皇帝以及天下人都会对高璠的死深信不疑……方才与元松交谈,他明明对我没有那么深的怨气却曾经羞辱我,更是为此愤然归附朝廷,可见他矛盾的作为是受了高璠的指使。元桐不会因为厌恶高璠就改嫁但有可能为了替他遮掩而假意改嫁,毕竟以元府的名望,新的夫家管不到元桐头上……

自己煞费苦心的一通试探终于寻着了蛛丝马迹吗?

荀悠想着想着笑出了声,然而随即又感到悲哀,脸色悲喜交加状似疯癫。

来六担忧道:“公子?你怎么了?”

荀悠平复好思绪,道:“无事,只是想通了一些困扰的事情。吩咐下去在前面歇脚吧。”

“好嘞。”

荀悠朝邺城的方向望去,呢喃道:“你不来找我,我只好千方百计寻你了。”

那话音像风一般消散在嘴角,却盘旋进脑海中,永志不忘。

{.}

{.}

“成王伏诛”一月来,周国屡有动作,皇帝只好派斛律睢留守西境,等到皇帝审视朝廷时才发现刘延之辞官、斛律父子在边疆,他所能用的主将只剩下元松了。

因皇帝大建佛寺、大修宫苑,将作监一开始买了不少私家奴隶,又放出牢狱之人挖土和泥,可是人手根本不够,皇帝又催的紧,将作监苦不堪言把这般实情报给皇帝,谁料皇帝金手一挥、玉玺一盖将工事作为徭役算在了平民百姓头上。眼见几日间恢弘的建筑一一拔地而起,不堪役使的民众突然反了。皇帝嘲笑他们不自量力,派了元松去剿灭。

元松半日就稳定了局面回来复命,皇帝听了元松的话,连道了三声好,对元松更加器重。

皇帝心安后开始流连华美宫室间,有时候待在铜雀台谁也见不着,故而他不知——

邺城已经悄悄乱了。

作者有话要说:

高璠怎么可能死嘛,聪明的小悠一下子猜出来了嘛(* ̄m ̄)

皇帝高瑒的人设是北齐高湛父子的结合版。

高璠,嘿嘿,私心人设长恭怎么样?

小可爱们若是觉得云里雾里看不懂,不要急=。=

写这本时芝兰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其实整个架空框架是建立在南北朝末期北周、北齐、南陈(有人称他们为后三国)并立的背景下,故而芝兰不自觉间写出了些家国情怀。。。在历史上三国互相摩擦,由于齐和周是从北魏分化演变而成,所以他们天天打仗。背景是宏大的,甚至有些残酷,而芝兰原来的设定就是写一个关于高璠和荀悠耍计谋安安稳稳离开朝堂过小日子的故事,所以,你可能会觉得有很多废话(关于背景和其他人的描写)、剧情拖沓(要交代的太多,他两的牵绊很多很多)、有点雷(在那个时代想要归隐的确很难,更何况以二人的身份),总之,望君海涵。

弑君

胡太后令人在深宫建了一座庵堂,住进去有些时日了,初闻噩耗时她曾去高瑒处哭闹过几次,她指着皇帝呵斥。“好歹是你一母同胞的兄弟,你怎么那么狠心,这是在挖哀家的心啊。”

皇帝只是冷笑:“朕不杀他,他就会要了朕的命,母后,你何其偏心。”

天家寡恩,母子也不例外。胡太后听了噩耗后身子就垮了一半,皇帝不闻不问更让她心灰意冷,她每日潜心拜佛之余不禁泪流满面。

这一日,胡太后终于从庵堂出来,刚刚踏出殿门就看到皇后为首泱泱一大群人往她这里赶。

“消息这么灵通,可真把自己当成后宫之主了。”胡太后不屑道。

皇后出身平平,但处事圆滑甚得帝心,走到胡太后身前,她福身道:“母后,儿臣带诸位嫔妃来看望您,您潜心礼佛也别不顾身子呀。”

胡太后抬头扫视,皇后身后站满了莺莺燕燕,其中还有不少生面孔,胡太后心中了然,皇帝最近愈发放纵了。

忽然胡太后看到了人群中的元桐,她心中一惊,难道皇帝强占了弟妹?荒谬!

幸好这时元桐上前行礼打消了胡太后的疑虑。“妾身李元氏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