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胆小贵妃在线阅读 - 胆小贵妃 第8节

胆小贵妃 第8节

    三个人合计了半天,觉得杨孺人可能就是和孩子缘分未到吧。施嬷嬷拍板做主,把该补的还是给孺人补起来,肥田才能出好苗,剩下的就看天意吧。

    要么说施嬷嬷老道有一手呢,她给杨小满定下的食补方子确实有效,才半个月就把杨小满补得小胸脯鼓鼓囊囊的,看得李裕锡眼热。

    缠绵悱恻之后,李裕锡让杨小满躺在自己身边,他摸着小孺人的长发,突然说:“过几天就到你的生辰了。去年爷还困在兴庆宫里,想给你热闹办一场也不能够。今年好了,王府地方大,能好好给你办一办。”

    杨小满困的不行,把李裕锡的手臂拉过来给自己枕上,然后说:“我娘说小孩子家家不用过寿的,爷让人给我煮碗长寿面就行了。”

    李裕锡失笑:“这怎么能行,你现在是亲王孺人,怎么能用一碗长寿面就打发了呢。况且,我打算在你生辰宴上把你娘和你哥哥也请来,你就不想见见他们?”

    说到这个杨小满就不困了,像兔子一样弹起:“爷说真的吗?”

    李裕锡点头:“当然,爷早就说过会想办法让你见见家人。”

    那这个生辰宴必须得办,不过杨小满又担心:“给我这个妾室大cao大办的,王妃能同意吗?”

    李裕锡压着她躺回被子里:“放心吧,爷会让她同意的。”

    想让陈怡同意一点都不难,因为她现在正需要一个刷名声的机会。怪她从前太放肆,以至于落下刻薄的名声,如今想挽回一二,正愁没地方展现自己的端庄大度呢。

    还有什么比主母亲自给宠妾置办生辰宴,更能体现她的容人雅量呢。

    所以一听李裕锡和她说这个事,陈怡就答应下来,当即表示一定会办的风风光光。

    李裕锡十分“感动”于妻子的识大体,透消息给陈怡说:“圣人把编纂《括地志》的事也交给我来办,过两天会有几位先生来家里投靠,请王妃费心,收拾几座院子待客。”

    陈怡振奋的握住李裕锡的手:“妾恭喜王爷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年前的时候,圣人就在大朝上说起过,想找人编一部地书,以州为界,分述各地名讳、地望、山川河流以及古迹传说。

    如果此书能够成行,堪称一本巨著,编纂此书的人必定可以青史留名。国子监的大人们争破了头,个个想沾一沾地书的光。

    可圣人除了定下《括地志》这个书名外,并不曾点任何一位臣子主理此事。陈怡也曾听父亲提起过有关这本书的事,当时父亲感慨,如此重要的地书,圣人是不可能放心让一个臣子来打理的,因为这里面记录的东西对行军打仗很有助益,臣子要是有反心,那《括地志》就等于为他打开了帝国的大门。

    所以父亲说,此事非皇室之人不得主理。

    但如果要从皇室之中选人,太子就是不二人选,即便太子不行,那还有瑞王,再不行也有排名靠前且各自有背景的信王和益王在前面等着。

    这事怎么看都不像能落到瑾王头上的样子。

    陈怡很想知道瑾王到底是做了什么,才拿下了金光闪闪的大饼。

    第12章 娘家人

    大清早,杨绩穿上自己最新亮的褂衫,临水照面,用梳子就着刨花水,把头发一缕一缕梳整齐。

    梳好后他拍拍袖子,把衣服上不存在的尘微拍落。然后他走到房门前叩门,说:“娘,你好了没?”

    门里的杨氏没好气地答:“快了快了,耐心等着。”

    杨绩急了:“赶紧的,一会儿王府的车该来了,咱们不能让人家等啊。”

    杨氏手一抖,差点把金钗插歪,这不省心的儿子。

    “知道了,肯定耽搁不了。”

    杨绩无法,干脆搬了凳子坐在门口,盯着母亲什么时候出来。这时家里的大门被叩响,杨绩心里一惊,难道是王府来人了?

    他忙去开门,结果门外来人是住在胡同最里面的贾举人夫妇。

    “您二位这是?”

    一向鼻孔朝天的贾举人给他作揖,他不好意思开口,他夫人答话:“杨少爷忙着呢,我们夫妇知道今日贵府有大喜事,就不耽误您的时间了。就是听闻您家里出嫁了的小姐今日做寿,所以特意来送贺礼的。”

    说着贾夫人举起手里的木匣子,当着杨绩的面打开:“这是东北带来的老参,很养人嘞,我们老贾托了不少人才拿到手的,他自己生病都不舍得拿出来吃的。”

    杨绩冷笑,贾家铁公鸡的名头是大伙都知道的,今日舍得送如此重礼来,图谋什么根本不用多说。他推开贾夫人递过来的木匣子:“贾夫人搞错了吧,我妹子没在娘家做寿,你要送礼,认准亲王府的牌匾,怎么跑到我这儿来了?”

    贾夫人赧赧:“哎呀瞧您这话说的,亲王府的门槛太高,咱们升斗小民跨不进去嘛。反正您是肯定要去吃酒做客的,就行行好替我们夫妻送个礼,也不费你什么事。”

    杨绩不屑,他拿起扫把想把这两人赶走,贾夫人不肯离开,连忙又说:“杨少爷我这可是在帮你们,你们杨家什么情况大伙儿都是知道的,我料你们今天去登门,拿不出几样像样的贺礼。既如此,何不收下我们夫妻的心意,也全了你们的脸面,别让孺人娘娘面上无光。”

    杨绩有些犹豫了,幸而从后面窜出杨氏来,直接把门一关,隔着木门对外面喊话:“贾夫人的心意我们心领了,不过我女儿在王府里过得好好的,不缺一根人参吃,您的东西还是带回去给贾举人补身体吧。”

    门外的夫妻喊了几句见没人开门,气恼的走了。等他们离开后,杨氏才打开门,她探出头一看,刚巧看到隔壁张婶也正探出半个身子望过来。

    张婶不期能和杨氏碰个面对面,便有些尴尬,拿着手里的竹篮子有些踌躇不定,想了想后,她才下定决心走过来。

    “绩哥儿他娘,你这打扮好,显得人精神。”

    杨氏乐呵呵应下,热情的把张婶拉进家门。

    “老嫂子别打趣我,我还怕打扮的不行让人笑话呢。”

    张婶连说不会,寒暄几句后,她掀开竹篮上盖着的布,露出里面贴了红纸的十几个鸡蛋。

    “我家大丫前日生了个儿子,我留了好些个红鸡蛋,今早上一锅煮了给你拿来,这东西兆头好,你拿去给你姑娘吃,菩萨会保佑她的。”

    说完张婶不安得说:“不是啥好东西,娘娘也不缺我一口吃的,就是个心意,绩哥儿他娘你受着吧,要是觉得东西难看,不送也行。”

    杨氏接过篮子喜得跟什么似的,拉张婶进屋看她自己准备的贺礼。

    杨氏边走边说:“反正我们就是穷苦人家,王爷也知道我们小满的娘家什么样,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我们干了也让人笑话,而且我掏空老本准备的东西,他们也不一定看得上。既然这样我就不折腾了,就给我姑娘准备了点她以前爱吃爱用的东西送去。

    你瞧瞧,这一坛是我自己做的茶果,是我姑娘派人来点名要的。还有醋芹、撒子,统统都是些零嘴,就这些东西要是跟贾家的人参放在一起,瞧着都变扭。还是你的红鸡蛋好,让我们小满沾沾你们家大丫的运气。”

    张婶看到杂七杂八的一堆东西,人就轻松了,杨家也不是势利眼嘛。于是她和杨氏两个人有说有笑的,等王府的马车到的时候,杨绩无奈地看着她们把茶果坛子、鸡蛋篮子、撒子盒子一个个搬上马车,张婶还从家里搬了一坛酸菜来。

    “娘啊,你这样大包小包的去,小满会觉得丢人的!”上了马车杨绩和杨氏并排坐着,杨绩小声跟他娘讲。

    杨氏飞了儿子一个白眼:“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我还能不知道她,你meimei就是个呆子,连脸面是什么都不知道呢,还嫌弃老娘给她丢人?不可能!你看着吧,小满看到这些肯定开心,她可不是你,就喜欢东想西想。”

    马车很快到了瑾王府,下人先请杨氏和杨绩下车,立马有丫鬟围上来给他们带路。

    杨氏急了:“哎我东西还在车上呢。”

    领路的丫鬟马上说:“夫人别急,您先跟公子进门,东西一会儿从后门送进来,保管一样也少不了。您看门口人多,现在一样样搬也不像话。”

    杨氏才肯作罢,跟着丫鬟往里面走,半路她和杨绩被分开,杨绩被小厮带着去前院赴宴,她则被丫鬟交手给二门里穿戴更体面的另一个丫鬟。

    这个丫鬟明显是读过书的,又口才极好,一边为杨氏领路,一边妙语连珠的为她介绍游廊四周的景色。

    等她们走进待客的花厅,里面早就觥筹交错,席上坐满了来做客的内眷。引路的丫鬟也不走,就跟在杨氏身后伺候,顺便给她介绍在场的人。

    “跟您打招呼的是京兆尹大人家的赵夫人,坐您左手边的谏议大夫家的钱夫人,还有面对面那两位是国子司业家的孙夫人和御史中丞家的李夫人……”

    能够坐在席上的无一不是官宦之家的夫人太太,这些人往常连一个眼角都不会去施舍给杨氏,但今天却个个和气,纷纷主动来找杨氏说话,杨氏有些晕头,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这些人看中的不是她这个人,而是她那个传说中极为得宠的女儿。

    杨氏尽量让自己装的沉稳些,可她的慌乱还是逃不过在座诸人的眼睛。有人以袖掩面,用衣服遮掩掉不屑的笑意,正此时,一个穿金戴银的丫鬟走进花厅,走到杨氏身边行礼。

    “奴婢松香,给太太见礼。”那丫头起身,又说:“孺人早就等着您呢,一听说您来了,让奴婢快些将您请去呢。”

    杨氏马上放下酒杯:“我这就去,她人在哪儿呢?”

    松香将人挽起,客气的向在座这些太太点头抱歉,然后把杨氏接了出去。

    杨氏问她:“姑娘把我带走,要不要跟王妃娘娘请示一声?”

    松香笑得很甜:“哎呀太太,王妃不在这儿呢,人家在东花厅里待贵客呢。何况就算王妃知道了孺人把你请去,她也不会说什么的。”

    是这样吗?杨氏不敢问了,跟着松香又走了一段路,弯弯绕绕进了藕禾苑。

    谁能想到今儿寿宴的主人竟然缩在自己的院子里,连酒席都没去吃呢。

    杨小满伸长脖子等着,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乳燕投林地扑到了杨氏身上。

    “阿娘我好想你啊,你身上的味道还是这么好闻。”

    杨氏笑得眼角的皱纹更深,,摸着女儿的手,说:“臭丫头,娘不在你身边,你有没有惹事啊。”

    杨小满腻着杨氏,撒娇道:“才没呢,我可乖了。”

    两母女亲亲热热的进屋,杨氏送来的那些东西已经被搬到藕禾苑了,杨小满当即开了坛,啃茶果啃的不亦乐乎。

    杨氏宠溺地给女儿倒茶,让女儿慢点吃。又问起这一年多来女儿的生活。

    杨小满当然什么都说好啊,瑾王殿下对她好,王妃也不为难她,下人们也伺候的好,在她嘴里没有一样是不好的。

    杨氏叹气啊,闺女嫁了人还是一团稚气,让她都怀疑是不是孩子磕到门框上撞坏了脑子。她只好再从女儿嘴里打听,瑾王是怎么对她好的呀、平常吃啥喝啥啊……等等这些,以及关心女儿的闺房之事。

    得知瑾王几乎所有时间都跟女儿待在一起,杨氏先是高兴,后是担忧怎么还没怀上孩子。于是她找出那一篮红鸡蛋,吩咐杨小满一定要全部吃下。

    这会儿陈怡身边的宫女来请人了,请杨孺人前去亮个相。杨小满就问杨氏,是愿意去花厅用饭,还是等她回来一起在藕禾苑吃。

    杨氏当然更愿意和女儿待在一起,于是就定下等杨小满回来。结果杨小满去了两盏茶的时间就回来了。

    杨氏问她:“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说给你过生辰的吗?”

    杨小满眨眨眼睛回她:“拿我做筏子给王妃扬名呢,我去了前面,跪一跪、谢一谢,她就放我回来了。她可没功夫应付我,正陪着各位贵夫人聊天呢。”

    杨氏沉了脸,觉得自家闺女受委屈了。结果没等她发作,又有人通禀说王爷来了。

    李裕锡不止自己来了,还带了杨绩和一班演杂耍的技人。他牵着杨小满的手,对杨氏和杨绩说:“太太和兄长不要拘束,在座的都是一家人,今天请二位过来,一是给小满庆生;二是谢您将小满养的这么好;三是知道家里肯定担心小满,所以请您二位过来一起吃个饭,也好安心。”

    既然亲王爷是这个态势,那说明小满是真的把日子过好了。杨氏高兴的落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瑾王越喜欢,觉得傻闺女能嫁一个这样的人家真是佛祖保佑。

    一家子和气的坐了一桌,李裕锡陪着用了些酒菜,然后告别丈母娘,带着大舅子去前面说话,留下杨小满母女边看杂耍边吃席。

    那边厢李裕锡带着杨绩回前院,得知杨绩目前还没找到差事,便请杨绩为他做一件事。

    李裕锡:“皇父命本王主理地书,本王自然想把差事办得尽善尽美,所以不光要参考地方上送来的县志,还需要请靠得住的人去实地走一走。不知道内兄愿不愿意替我去西北走一圈,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

    杨绩答应下来,心里想着拼了命也要把事儿办好,让王爷知道小满家里也有可用之人。

    第13章 越界的王妃

    直热闹到宵禁时分,瑾王府里酒阑客散,一切归于平静。陈怡坐在镜台前,让丫鬟为她卸妆,她自己也不闲着,拿着一份礼单一页页翻看。

    丫鬟琥珀心疼得说:“娘娘先歇歇吧,您忙了一天了,神人也不能连轴转呀。您要是为了杨孺人把自己累坏了,可太不值了。”

    琥珀当下陈怡的头发,想不通不过是一个妾室的生辰,值得王妃娘娘下这么大力气吗?

    陈怡招手让琥珀再拿一个灯台来,对这个陪她一起长大的丫鬟说:“你以为凭杨氏的面子,今天晚上能来这么多人吗?”

    琥珀撇嘴:“当然不可能啦,那些人会来,是看在我们王妃和王爷的面子上,跟她杨氏有什么关系。您瞧她忸怩作态的样子,连自己的生辰宴也上不了台面,真是烂泥扶不上墙,都不知道王爷看中她什么。”

    高门大户里最忌讳的就是下人编排主子,假使琥珀这样的话被别的主子听到了,肯定要把她拉去打一顿板子。可陈怡听到琥珀的话只是笑笑,这一是因为琥珀跟她亲厚,二是因为琥珀的话说到了她心坎里,她也不知道瑾王看中杨氏什么。

    女人玉葱般的手指翻过一页纸,说:“所以啊,本妃就要看看究竟是哪些人来烧瑾王的热灶,也找找里面有没有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