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8
后熟悉门路了,你们就自己来吧。高铭累了一天,单独要了个房间,叫随从站岗,自己安稳地睡了一夜。第二天起来,除了他之外都哈欠连天,但心情看起来都很好,足见昨夜春风销魂。高铭笑道:“咱们回去吧,该见礼部的官员们了。”众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勾栏瓦舍,回到了宅院内。在高铭的提醒下,都换了新的衣裳,并在他的带领下出门去礼部衙门,会见大宋官员们。赵佶对金国人还是很重视的,知道人员中有两个金国皇子,叫郓王赵楷跟丞相蔡京一并接见他们。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举行了会面,就辽金宋三国面临的国际局势交换了意见。以赵楷为代表的宋国人员再次重申了自己立场,绝对不会与辽结盟攻打金国,请金国皇子们安心在大宋学习生活,对所需之处,将尽可能的提供方便。而金国对大宋的真诚友好的合作态度表示满意,并希望双方将友好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底。并给与宋方接待代表高铭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融洽的气氛中,双方结束了会晤。会晤结束后,宋方准备了国宴款待。完颜家自打进入汴梁城,享受是全方位的,尤其以一日三三餐为最,吃的喝的无不精致美味。国宴上更是美味佳肴不曾重样。席间,完颜希尹问赵楷,“我们想学习一些你们大宋的典籍,不知该如何入手?”赵楷笑道:“这个不难,你们可以进入国子监跟我们的太学生一块学习,如果嫌麻烦,也可以派官员到你们住的地方授课。”金国人都同意后一种方案,毕竟连汉话还不太会说,直接去国子监,自己也清楚跟不上。高铭见金国人选择入府授课,不禁心里想在国子监读书,大家学习一样的东西,不能夹带私货,入府授课可就不一样了。赵楷笑道:“这个不难,我们尽量安排。”女真人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吃罢国宴,回住处去了。高铭则跟赵楷回了郓王府商谈要事。需要谈的内容很多,先一件件来。第一件就是高铭找到的蔗糖贸易。“殿下,我之前与金国人吃饭的时候,意外发现他们当地是没有糖的。”赵楷表情平静地点点头,这不意外,事实上金国没什么他都不意外。高铭道:“由此联想,我发现好像真的只有咱们大宋可以富足的随意吃糖。所以,不如海外贸易增加糖类贩卖这一项?一本万利,如果顺利的话,别说修北方的城墙了,连整个国家盈余都能产生很大改善。”赵楷对这个提议很有兴趣,他有点不敢相信,“糖?就咱们平日吃的糖吗?”随处可见,谁都能吃的糖,会有这么大的利润?“这就是灯下黑,因为咱们中原从几百上千年前就可以制糖,加上唐太宗派人去身毒学习熬砂糖,更是让制糖技术大为发展,几乎人人都可以吃到砂糖。但是除大宋外,其他地方气候并不适合种甘蔗,也没掌握相关的制糖法,除了蜂蜜外,没有其他吃糖的途径,甚至许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甜味。”有点超出赵楷的认知,中原不产马,好歹见过马,怎么会有人连基本的酸甜苦辣咸都不知道呢。“真的吗?”高铭重重点头,“与咱们隔海相望的日本就是如此。他们的气候根本不能栽种甘蔗,绝对不会有蔗糖。而且他们人口不少,还盛产白银,所以……”日本有白银,这个赵楷似乎有耳闻,但是大宋和日本其实并无直接的贸易往来,都是私商贩运一些丝绸瓷器,规模并不大,眼下大宋海外贸易来钱的主要地方并不是日本。但那是贩卖丝绸瓷器,这两样贵族奢侈的消费品,需求量并不大。可糖就不一样了,贵族能吃,平民也能吃,而且是消耗品,这顿吃完,下顿要吃还得买。赵楷也嗅到了其中的利润,“如果他们真的缺糖,能赚到的白银,将超乎想象。”像东南亚那些产甘蔗的地方,此时也陷入了灯下黑,都不知道自己以外的地方会缺糖吃。再者因为他们国力和航海技术限制,就算知道有这笔生意也做不了。而大宋什么都不缺,就缺行动。以后商路打通了,用丝绸瓷器在南亚换甘蔗和蔗糖,然后再卖去日本和西方,怎么想都是稳赚不赔。高铭提议,“事不宜迟,不如先找点人出去走一趟,探探路。”赵楷十分同意,赚钱的是哪能拖,“对,先不要声张,等真的能赚到钱,本王再上疏父皇。”他还是比较谨慎的,贩卖蔗糖一事,目前还只是高铭通过常识的判断,不可能一下子就叫国家牵头大批量往那边卖糖,先叫人趟趟水,试试深浅。“殿下心思缜密,深谋远虑。事不宜迟,臣便寻人去趟东瀛罢。”赵楷道:“你有合适的人选吗?得找懂生意的。”许多书香门第出来的官员,对金钱是如何流动的,那是一窍不通。其实赵楷也不太懂,但他知道自己不懂,所以要找个会做生意的。“说到做生意,我还真有合适的人选。此人叫做李应,是我在梁山时的一个属下,他本是山东李家庄的大财主,后来被人陷害,不得已上了梁山。外号扑天雕,使得好枪棒,我认为此人出海做这趟生意正合适。”之所以不选卢俊义而选李应,有两个原因。第一,要是出海,需要从浙江走,而燕青此时是东南应奉局的提举,说一句位高权重不为过。而卢俊义是燕青曾经的主人,谁也不想在发达的时候遇到旧主,想到自己给人为奴的过去。卢俊义打东南走,燕青知道了必然要接待,但他心里会不会不舒服呢?卢俊义见到曾经的小厮飞黄腾达,两人该以何种尊卑方式相处,想想就不免尴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第二点,则是很重要的一点,卢俊义世居大名府,乃是大名府首富,但他做生意的才能几何,这个很难说。似乎他醉心武学,常常闭关打熬筋骨,连老婆都不怎么顾及,何况是生意了。全靠家大业大,钱生钱。但是李应不一样,按照原著里的记载,李应可是上了梁山走一遭后,家资都被梁山充公了。结果他下了梁山,弃官不做,继续做生意,没多久又风生水起,重新当了富豪。可见其致富的手段。给他去日本的机会,他一定会抓住的。他如今是官身加生意人加习武之人的三重属性,堪称完美。赵楷听了高铭的分析,也觉得李应是个不错人选,“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