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渣男不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3

分卷阅读333

    散躲开,车子也停住了。

来人正是赤脚医生周德发。

周德发骑了一辆崭新的飞哥自行车,故意在人前显摆。

这些人没见过自行车啥样,一个个对着车子摸来摸去。

周德发道:“别动,你们知道什么呀?别把我的车子摸坏了,这辆车子花了我一百二十块呢。”

众人一听一百多块钱吓的赶紧把手缩回来,一百多块钱,他们摸坏了,可赔不起。

这些人哪里见过这么多钱,砸锅卖铁也赔不起。

但是张承在墙角根底下,连看都不正眼看这东西。

就一个破自行车,也值得牛逼哄哄的。

张承不理会他,起身就想走,但是这时,周德发把他叫住了。

昨天张承把周德发赶出家门,周德发现在还在记仇呢。

周德发知道张大山的腿都肿成那样,肯定伤到骨头了,除了他能治腿伤,这村里还能找出第二个人来吗?他就不信张承一家不来求他。

到那时候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他一定要张家付出代价才行。

所以周德发一见张承在这里,他心里就不得劲儿。

“张承,你大哥的腿咋样了?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他的腿要是不擦我的药油,不用我的膏药,那可是要废掉的,说不定明天就得瘫了,到时候你们家两条光棍,可够你爸妈受的。”

他这话就有点损人了,张口闭口就是两条光棍,明显是侮辱张承了。

赵德发在村里的地位很高,村里的老人都找他看病,别看治死那么多人,至今没有人把老人的死和他扯上关系,他一直都逍遥法外。

不但逍遥法外,人们对他还能很尊敬。

周德发这么德高望重的人,张承这种懒汉怎么比?所以高低立下。

张承冷笑一声:“谢谢周医生关心,我大哥的腿已经没事了,不用你家的膏药也能好,你放心吧。”

他说完转身就走。

周德发的脸瞬间挂不住了。

他周德发在村里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羞辱?

张大山的腿不用他的膏药也能治好?他不相信!张大山的腿肯定是摔断了,最次也是错位了,怎么可能治得好?

众人也都切切私语起来,有人开始质疑周德发的医术了。

周大夫看病也有不准的时候?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村子就那么大,张大山摔伤了腿,大伙都知道的,张田发把周德发请回家看病的事儿大家也都知道。

结果人家张家没用周德发的药自己就能好了?

张家还有这么稀罕的事儿?张大山的腿怎么好的?

众人纷纷猜测着,气氛也就渐渐的不对了。

周德发也没有心情显摆车子了。

骑上车子一溜烟奔着张承家去了,他倒要看看张大山的腿到底好没好。

结果张承还没到家呢,周德发已经到了张承家。

张田发正在打扫院子呢,周德发就到了。

周德发下了车子进了院儿。

“张大伯,张大山的腿咋样了?我来看看。”

张田发一见是他,马上高兴了:“德发你来了,我们家老大的腿好了,已经消肿了,再过两天就能下地了。”

他话音刚落,周德发迈步进了屋里,只见张大山在炕上睡大觉呢,一只受伤的腿露在外面,伤口的地方也裸露着,rou皮鲜红,一点也没有那种乌青的颜色了,整条腿的水肿都消退了,只是腿上面有一个小小的三角口子,看样子也没有什么大事了。

张大山睡得很熟,有时候还挪动受伤的腿,看样子也没有什么大碍了,不像是刚开始的时候,你稍微给他碰一下,就能发出杀猪的叫声。

周德发碰了碰张大山的腿,一点都没事儿。

其实不用摸,就看他的腿消肿了就知道没事儿了。

这怎么可能呢?周德发百思不解,按理说根本就不可能的。

就在这时,张大山被他摸醒了,朦胧的睁开睡眼。

“周医生你咋来了?我的腿没事儿,你不用惦记折了,我们家张承上山采了点草药给我敷上了,你看看这不是消肿了吗?”

张大山可没说张承给他放血的事儿。

周德发正在纳闷的时候张承院外进来了。

张承走的很慢,踱着步子四平八稳的,进屋的之后好奇的问周德发:“周医生你怎么过来了?”

周德发尴尬的咧着嘴:“没事儿,我就是过来随便看看,咱们都是一个村的,我关心关心大山也是应该的。”

气氛怪异而尴尬,周德发闲扯了几句闲篇,推着他新买的飞哥自行车走了。

张田发抽了一袋烟,慢悠悠的进来道:“你们以后少听周德发胡说八道,也别让他上咱家来,他说老大的腿不行了,要用她们家的膏药,还要进县城看病,我看他就是胡说霸道的,咱村前两年死了那五个人都是周德发给看的病,我看啊,是他把人都治死了。”

他刚说完,周桂兰从外面进来了:“你可别瞎说,让人家听到了。”

张田发道:“让他们听见咋了?那几个人不是他给治死的?”

按下他们吵吵嚷嚷先不提。

张承就想着家里这日子以后该怎么过?

家里现在四口人,就张田发一个人干活,现在张田发已经快六十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要想养活着一大家子人怕是更不容易了。

现在刚刚分产到户,正是最困难的时候,所以大家伙都吃不饱饭,再过上两年生产力上去了,怕是只有他们一家人没饭吃了。

指着家里分的那几亩地,想过上好日子怕是也难。

张承每天吃饱了之后就在村里晒太阳,听听村里的人都说什么闲话,村里有什么东西能拿出去卖。

村里这些人大多数连县城都没去过,所以更不可能把东西卖出去。

山上多的是山核桃和山榛子那些山货,因为那些东西都在深山老林里,所以村里的人也不经常进去采摘,只在那几年挨饿的时候,他们才会结伴到里面采一点,好让一家人不至于饿死。

山核桃虽然美味儿但是皮厚,吃起来特别的费劲,当然这个也难不倒张承,他有个办法能轻轻松松的就剥开核桃。

“张承你还在这里晒太阳呢?你也不帮着你爸爸干点活?你们张家的日子以后可咋办呀?”村里有个牛爷爷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不光是他,村里的人都是这么想的,张承一家人几乎成了村里的反面典型了,尽管现别人家都很穷,但是张承一家就是穷的那么特殊,穷的那么纯粹,除了四口人之外啥都没有。

“张承你家一天到晚吃啥东西呀?能吃上玉米面吗?你们要是能吃上玉米面,嫂子就给你说媳妇。”

隔壁的白大嫂子一说这话,现场的人顿时哄堂大笑。

张家那样的家庭,别说玉米面了,连地瓜面子都吃不上,等进了冬天怕是要吃树皮了。

村里的人最是喜欢看人的笑话,像张承家这么穷的,就会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有的还会被拿来说事儿。

他们一般拿来警告那些不听话的姑娘就会说:“你再不听话,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嫁到张家去,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