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渣男不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

分卷阅读21

    赶紧想买一碗尝一尝。

张承麻利的把东西都收起来。

“没有了,明天再说吧。”

赵三一看真没有了,他有点扫兴,这一大早上竟看着别人吃,自己一点没吃着,他越发的好奇,这豆腐脑到底啥滋味。

张承这一早上钱可没少挣啊,赵三不忙的时候在一旁数着呢,一碗豆腐脑五毛钱,十碗就是五块,二十碗就是……

收拾好东西,张承跟他道别之后又去了黑市,在黑市买了豆子和五花rou,因为生意好,他比昨天稍微多买了一些,然后又到旧货市场,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再过两年就要恢复高考了,春芝的学习必须抓起来了,这几年她都没怎么看书,再不学就来不及了。

张承一跟那些卖旧货的老大爷说要买书,那个大爷用怪异的眼光看着他,这年月连肚子都填不饱,还有人买高中的学习资料?

大爷指着一堆很久没有翻动的旧书和旧报纸。

“都在那里了你自己找找吧,找到了就送给你。”

张承在这堆旧书里翻找了半天终于把书本找齐了,还找到了一些陈年的考试题和复习资料。

大爷虽然说不要钱,张承还是给了他一块钱。

回来的了路上张承又给春芝和孩子买了一包红糖和麦乳精。

直到天色全暗下来,张承才敢骑着三轮车回家。

李春芝在家提心吊胆等了一天,赚不到钱没关系,她是担心张承的安全。

房门打开,扑面的寒风灌进来紧接着张承带着棉帽子钻进来,双手双脚都冻僵了,他人进来了一半,车子还在外面。

“把车子推进来。”

这里没有院子张承不放心,怕被人盯上了,好在房门够宽,车子勉强可以进来。

李春芝惊诧地看着他:“车子是哪里了来的?你不会干什么坏事了吧?”

张承没有办法只能说是找人借钱买的,赚了钱还要还人家的,李春芝听他这么说,还想追问是跟谁借的钱?借了多少钱?

但是她还没问出来,张承就把今天赚的钱全部都交给她,足足有半兜子的毛票。

“这么多钱?”

兜子倒出来,一大堆毛票借着灯光闪闪发亮一样,李春芝的眼睛都亮了,她以前是穷学生,省吃俭用好容易念完高中就被送到这里来,嫁给原主之后更是没见过钱,钱都在刘翠花那里,防她就跟防贼一样,一毛钱都到不了她手里,突然之间见了这么多钱就跟穷人乍富一样。

“这是多少钱?是你今天赚地吗?”

“我没数你数数吧。”

张承不去管钱的事,洗干净了手之后从锅里把热菜热饭端出来。

李春芝坐在炕延上开始数钱。

数钱真是一个美妙的活,怎么数都不累,都不觉得辛苦。

一共六十多块钱板板正正的握在李春芝的手里。

在张家屯子一个壮劳力一年干到头除了分那点粮食,到手也才不到三十块钱,张承一天就赚了六十多?

这还是张承买完了原材料之后的钱。

李春芝觉得自己是在做梦,然而张承就没把这点钱看在眼里,在他以前的世界里这点钱根本就不值得一看。

吃晚饭之后张承把红糖和麦乳精拿出来。

这些东西原身以前都会买给刘翠花吃而刘翠花都是把它藏起来偷偷吃,李春芝连个味儿都闻不见,她怀孕的时候营养不良也没见刘翠花拿出一星半点。

原身为了孝顺刘翠花舍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可是张承不会这么干,他可不是原身,跟刘翠花也没有半点关系,更不可能延续原身的愚孝。

“给你,不用省着。”

“这啥?红糖麦乳精?”

李春芝手里攥着钱还没高兴完,红糖和麦乳精就放在炕沿上了。

“你不给娘吃吗?”李春芝有点不敢相信,因为原身以前就是那么干的,就算她怀孕的时候在眼馋,也吃不到。

☆、第二十八章七十年代的愚孝儿子

李春芝看着眼前的红糖和麦乳精有点不敢相信。

张承道:“你怀孕的亏空没有补回来需要补养。”

这时候炕上的小女主也醒了,不知道是不是闻着什么味儿了,朝着他们咿咿呀呀的说起来,嘴巴里还冒着奶泡泡,黑真真的大眼睛里透着欢喜,似乎还想让张承抱她。

张承一天没回家,梳洗完了之后,赶紧把她抱起来。

“你别抱她,就让她躺在那里,别让她养成这个习惯,不然的话她格外黏人。”

村子里的孩子没人帮忙带,一般都让她躺在炕上,这样大人还能干点活。

张承不一样,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委屈。

“这孩子的名字我取好了叫张彤,过几天我给她上户口。”

张彤,好名字,李春芝觉得这名字好听,不像是什么玲呀凤呀的那么俗气,可见张承是费了心的。

那个年月生孩子也没什么讲究,有时候上户口也没有那么积极,她还以为张承嫌弃她生的女孩儿不在意这件事呢。

自从分家之后李春芝觉的家里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孩子的营养跟上了,长得又白又嫩。

这可是这个世界的锦鲤女主就应该过有吃有喝的好日子,张承一边想着,一边宠溺的逗弄她。

把孩子哄睡之后张承又开始泡发豆子,准备磨豆腐,一夜的时间他只睡了三个小时,豆子泡好了然后开始磨豆腐。

李春芝帮着他做酱料。

这年月上面不允许做这种小买卖,所以只能偷偷来来,虽然这两年政策上已经松动了很多,但是张承也不敢掉以轻心。

天不亮就走,天黑以后再回来,两头不见太阳。

张承的豆腐脑卖得非常好,赵三在一旁卖烧饼看的眼馋,他又一次提起了合作的意思。

原先是张承想跟他合作他不愿意,现在他天天看着张承数钱,他眼热死了。

虽然都是做小买卖的,赵三能在这里卖火烧卖上好几年,那都是有熟人走了关系的,不然同样是做小买卖为什么只有他干的最长久?

这里面也是有门道的。

赵三在一次提合作的事,张承思索了一下。

“你以前不是不愿意跟我合作吗?”

赵三吸溜吸溜地吃着豆腐脑:“我那时有眼不识泰山,我哪知道你老弟手艺这么好。”

张承看出了赵三的底气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小贩,不然的话经历了这么多的打击凭什么只有他屹立不倒?

但是他不能马上答应,他要吊吊他,果然赵三受不了了,只要张承肯带着他,他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有这话就好办了。

张承马上对两人的生意做了一个合并。

赵三卖烧饼,他卖的豆腐脑,两人完全可以合在一起卖。

一斤烧饼卖两块钱,但是成本只有五角钱左右,一碗豆腐脑成本也就只有不到两毛钱,这样一来加在一块也就七毛钱左右。

“如果卖烧饼送豆腐脑你看怎么样?”

“那不就赚的少了?”

赵三有点不情愿,他卖一斤就能收入一块多钱,现在跟张承和合作,卖一斤反而赚的少了,他想不通。

张承道:“薄利多销吗?我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