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管家婆在八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9

分卷阅读79

    ,会当官不会做生意。改革开放才没几年,北方发展得慢,从上到下的,都还是习惯了等,等着生意上门,等着政策,等着拨款,等着上面给送点子上门。

丁大哥为啥入了领导的眼,因为他是主动给老百姓找的出路。家里弟弟meimei还有路子,对市了解。一个厂子,想解决一个县的问题,不太可能,但只要打开出口,找到路,剩下的什么都好说。

转天丁大哥就去自任了,丁大嫂跟孩子要等那边儿安顿好了再过去。她的工作也得调动嘛。还有丁雪转学的事儿,还有两个月放寒假了,不如等着下学期直接转,省得孩子连个适应环间的时间都没有。

丁大嫂带着孩子回青山县的时候,丁雨让丁老娘给留下了,孩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了,再回来不方便,老两口舍不得,非把孩子留下稀罕几天。

这个事情来得太突然,雪雁来年的计划又得变。肯定要把丁大哥的事情放在前面,也不只是为了帮助丁大哥的仕途,更重要的,能帮一下山里的穷苦百姓,也是很有意义,很值得的事情。

对于山货的销路,雪雁不担心,就像文强说的,南方山货很好卖的。胖姐现在冬天七成的销售额都是都是山货出的。一半的山货都发到南边儿去了。还有自家那蘑菇和木耳的咸菜,普通的咸菜八毛一斤往出批,山货的都是三块钱一斤往出发。常来给她送山货的赵大哥现在已经不自己送货了,人家成了他们那个县城里最大的山货贩子,都是自家货车成车的往出拉。也是不巧,他那县城属于参市,跟榛市正好在山的两边,离得远着呢。要不然也不用自家折腾,直接找他就成的。

开春要建新车间新库房的话,顺便之前的厂房和仓库也得扩建了。还有家属楼,就不够住的,还得再建一栋。这样一来,又要几十万,之前的圈地计划就要往后挪。

还有就是,还有一年,无息贷款就要到期了,往后再用,就得花利息了,还是早点儿还上的好。

今年商场刚建完主体,明年还要小半年才能完工,雪雁不打算外包,要自己干。那么大的商场,进货又要好多钱。

想想也是头大。

这年头儿,只要带着脑子,挣钱就跟捡钱一样。可捡也得有个过程。真得停一停了。

原来还想着,年前买辆私家车的,还是算了。再等等吧。

关键吧,这时候那车,也是真的不好看,方方正正的,丑到没眼看。雪雁也是一点儿想开的想法都没有。不过驾照还是可以先拿一下的。

这会儿考驾照,可没有几十年后那一轮又一轮的考试,你要是会开车,有熟人,直接都能拿证。不过雪雁并没有走那个捷径,上辈子她开的都是自动档的车,这会儿都是手动档,且得适应一阵子。

所以,年前除了在各个店跑,雪雁最大的收获就是拿到了驾照。然后花了一万块钱,从京城买了辆二手的北京吉普。文强给开回来的,回来找了修车厂,重新喷了漆,该修的地方修,该换的地方换,又让服装厂的技工帮着做了坐椅套和坐垫。不是内行,看着跟新车也差不多。

今年过年,不用回老家了。丁大哥那边儿工作才开始,过年回不来。丁大嫂带着孩子过去陪他,过完年就直接停下不回来了。算是正式搬家。长县实在离得太远了,要不然丁老爹丁老娘跟着过去过年再回来其实也行。但是现在只有绿皮最慢的火车,要坐二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老两口可折腾不起。

老家也有亲戚家婚丧嫁娶的,不是实在亲戚必须得出席的,还是老规矩,不是让罗刚帮着把钱垫上,就是让捎信儿的亲戚帮着垫上。必须得出度的,也是文强回去露个面。老两口都不去。雪雁就更不会出席了。

“老五结婚,你回去吗?”李老五跟马小琴的婚礼定在正月初六,罗家人肯定是都得参加的。回去过年之前,苏玉梅问雪雁。

“不回,你帮我随一百块钱的礼。”回去干啥去,才不去呢。

但是孙子结婚,李老爷子得回去的。原本还说,让老爷子待到开春儿再回,老家冬天那炕烧得再热,屋子里的温度跟有暖气的楼房也是不能比的。雪雁把老爷子的衣服给收拾上,又大包小包的给还了不少吃的喝的,小言说啥非得跟着回去过年。雪雁也依了他。又给了老爷子二百块钱,才把祖孙两个送上车。

家里剩下丁家老两口,雪雁带着小风小雪,还有文强一家三口一起过节。

文强没要咸菜厂的家属楼,钱又都买成了车。之前就没买房子,一直住在服装厂。挣了这一年钱,秋里在长江路上投了个九十平的五楼,现房,孙兰英舍不得钱装修,最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进家具了。年前也搬进去了。但是住楼房,不方便她蒸鸡蛋,又在大学边儿上花一个月二十块钱的租金租了一个平房,专门蒸鸡蛋。她那独家的买卖做了一年也就垄断不了了。今年一下子仿佛是一夜之间,不只是C市的各个公园门口,广场上,都是烤毛蛋的摊子,连下面的县城广场上,都有了。大学门口,挨着她就又新出了三个摊子。她挣得少了一半。当然了,少一半,她一年也能挣六七万,还是很多。所以,并没有要转行的念头。

家里人多了,过年就热闹。雪雁再想一睡一天是不可能了。除夕夜一家大子围在一起看春晚,都觉得那节目好看了。再加打扮孩子们,给他们压岁钱,抢着吃饺子里的硬币,说说笑笑的,又是一年。

第40章

丁大哥的动作很快,花了几个月的时候,把办公室里的事情捋顺了之后,就开始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经济上。他这个领导一句话,下面各乡镇,林场早已经把当地的基本资料给报上来的了,防着有虚报的,他还把每个乡都跑了一个遍,连最偏远的大山里面只有几户猎户的地方都走到了。丁大嫂给雪雁打电话的时候还报怨,都多少年不做鞋了,她如今又把纳千层底儿的功夫捡起来了。没法子,就手工的布鞋穿着上山下海的不累脚。就这,一周就能走坏一双鞋。

辛苦是真的辛苦。得亏丁哥才三十出头,又是农村出身苦过的,换个年纪大的,都干不了这个活儿。

走访了一遍,三月中旬,雪刚化,王森开了一辆货车,拉了半车吃的喝的,大人孩子的衣服,鞋帽,雪雁又买的新棉花,给做了四床八斤重的被子,山里面冷,刚停暖气的时候最冻,盖得暖和。又带上雪雁和文强,仨人跑了一趟榛县。

“哎,这边儿穷的是真穷啊。以前光听爸妈说过去穷的时候,冬天一家子穿一条棉裤,谁出门谁穿,我都不信。到了这儿我算是开了眼界了。你们能想象吗?大冬天的,一家子靠着喝凉水过活。实在饿得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