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管家婆在八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8

分卷阅读58

    儿?

“打算什么时候开工?”这时候的机关食堂,伙食也就那样儿,比老百姓家的餐桌,也就是多几样菜,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是在小包间吃的,也不只就三个人,还有办公室主任,秘书,和来给送工商证件的某局长。副区长亲自打电话交待办理的事情,那办得能不快吗?今儿来,本来就是来拿经营许可证之类的证件的。

“今儿个手续全了,我打算明天就找工程队开工了。十月份秋菜都收了,想赶在菜罢园之前把厂子盖起来,不耽误今年的冬菜。”开始进行到实际证件办理的程序之后,文强就已经开始找工程队了。市里他也不熟,是回县里找的。这时候,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他哥们儿里就有会干木工瓦工的,常年盖房子,都是行内人。只要带头儿的,讲好了待遇,招工的事儿人家自己就有队伍,用多少人人家自己就招了。不用他管。这边儿手续都拿到,回去送个信儿,那边儿马上就能来人的。

提前把料备好就行。

手续都拿到了,贷款银行那边儿,王区长也打过招呼了,拿着条子,用多少到银行直接取就行。

建筑材料更不担心了,批发市场什么没有。跟饺子馆对着的,市场另一面的那一整排门市,都是卖五金建材的,打声招呼,要多少,要什么样儿的,都能直接给送工地上。自打她开始问价儿,最大的那两家建材店老板,恨不能长在饺子馆了,一天三顿的在店里吃饭不说,还能拉下脸来帮着干零活儿。弄得雪雁没法儿,说好了,一家一半。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咸菜厂,在雪雁不知道的地方,不知道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呢。

文强就不用说了。就是兴隆镇上,现在一天几千斤的菜,家里的小卖店哪里收得过来。他几个哥们儿都已经成了二道贩子,也都弄了手扶拖拉机之类能拉货的车,专门下屯收菜,再批给他。

还有卖菜的农户,好些都是前一年就往文强的小卖店送菜,挣到了零花钱的。今年就都加种的蔬菜。农村都是一个院子,带上个大菜园子,有些地方还是前后都带着大菜园子的。人口少的,一家几口人吃菜,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菜,用不了的园子都种玉米了。今年这种情况基本没有,全都种上最好卖的黄瓜和茄子,辣椒,特别是黄瓜,最好卖。有多少都能卖得出去。正季的时候,一个园子一天就能摘三四百斤的黄瓜,二分钱一斤,那也是一天六七块钱的收入呢。一个月下来,赶上以前辛苦种一年地的收入了。

兴隆镇附近的屯子,今年的收入明显的提高。农民一有钱,那相应的,镇上的商业也红火,连着开了好几家小卖店,还有什么理发店,服装店的,全起来了。来往青山县的客车也多了两辆,加上原来那一辆,三辆车,每天上午一趟,下午一趟。这就是六个来回,每趟车都能坐个半满,这就是经济发展得好的证明。

丁大哥现在镇上,说一句话,那才是真正的一言九鼎。道理再简单不过,谁能给老百姓带来好日子,老百姓就信谁,就这么简单。再加上他现在也学会了,有事儿没事儿往县上跑,往省城跑,各大局里常见他的身影,他是十几年前的中专生,同学都已经在各大机关里站住脚了,雪雁把那三千块钱还给他的时候,还千叮万嘱的,别心疼钱,该请客就请客,钱有她呢。

不差钱的丁大哥时不时的请同学吃个饭,聚个餐,同学再给介绍新的朋友,人脉不就铺起来了嘛,那真是有半点儿好政策,都逃不出他的眼睛。再加上人家也确实是有实绩的。各种国家的扶持资金申请上,福利拿上,兴隆镇村还申请成了新农村的试点。眼看着好日子就在眼前了,老百姓能不支持他吗?年纪快到线的老镇长人家也实识务,大会小会都说自己只管看家,有事儿找丁镇长。丁大哥在外面跑,人家就在家里看着把政策落到实务上。最近县上已经有消息传出来,老镇长要进常委了,升半格,挂上常委,退休的待遇能上一格呢。虽说都知道这是要给丁大哥让位,但人家是卡在退休前把待遇提上去了,这位子让有可不憋屈。

不知不觉当中,雪雁小小的咸菜铺子,就改变了大半个镇子人的生活。可能这就是蝴蝶效应吧。

“小丁儿,我对市场那边不是很了解,跟你咨询一下,如果把同围两条街的民房都改造成商业街,你觉得能发展起来吗?”对于雪雁的工作效率,王区长是很满意的。他要钱给钱,要地给地的,当然也希望她那厂子能早建起来,早一天看到效果,也是他的成绩嘛。一听雪雁说第二天就开工,就不再问厂子的事儿,改别的话题了。这也是他今天请吃饭最主要的目的。他说对市场不了解,那是谦虚,事实上他相当了解,但毕竟不是做买卖的,商业上的事情,他还是想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当然能了。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只有一个光复路批发市场,很快就要供不应求了。现在市场上门市各家都是忙到不行,这才开业一个多月吧,没雇店员的都少了。自家根本干不过来。每天往市场送货拉货的大车,一天都得几十趟。运输行业都带动起来了。听下面上来进货的客户说,现在县城里发展得也特别快,一天一个样儿。要是再建新的批发市场,分类更具体,干什么的就直接到哪个地方进货,不用像现在这样,卖rou的隔壁卖衣服,卖菜的挨着卖水泥的,豆腐坊出门就是卖种子的,卫生啥的也不太能保证。多好啊。”这还用她给意见啊?干就完了。

“能有那么多客户?”王区长又问了一句。

“那您放心,多少东西都卖得出去。咱是做批发,面向全省的市场,要是规模足够大,东西足够多,说不定附近省份的商户也要过来进货的。那只会越来越好的。我在市场摆了快两年的摊,太知道这两年变化有多大了。”能赶上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也是一种幸运,真的是见证了历史。

“具体的说说……”王区长一听雪雁说的远景,来劲了。这要是在他任内,能做出来一个北方最大的批发市场,那他这辈子,走到哪,背着这个光环,都是最好的敲门砖。

那就具体的说说呗,雪雁也不说什么大方向的事儿,就从她自己的咸菜铺子说起,说来进货的都是什么人。最开始就是周围吃着好的老顾客,然后是附近县上的,再到远一点儿县上的。现在已经有山区县城来进货的客户了。那些客户还帮着她收山野菜,收山货,木耳蘑菇蕨菜什么的,都是好东西,做咸菜,做饺子馅都是好的。真正的山珍。还有胖姐的生意,之前只在城郊收的就够了,现在,都是下面的菜贩子一车一车的给她送货。干海货那些,都是隔壁省里来给送货的。那生意是真的做出省了。每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