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九零之美味人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9

分卷阅读129

    熬辣椒油,擅长蒸皮子的,就只蒸皮子。

连家人也全部发动起来,十家人之所以过得艰难,有因为房子拖累的,有因为再就业的单位困难发不出资的,还有几家像第一个来找活的大姐那样,另一半因为身体原因丧失了部分劳动力。

各家把自己家能派出来的劳动力都列出来,肾不好的家属可以坐在床上帮忙选米,筛选调味料。

徐大姐的爱人因为工伤断了一条腿,腿使不上力,但他上半身有劲,她家住一楼,搬货方便,让他负责磨米。

这样的分工下,大家效率也提高了,现在物价不高,凉皮售价一块,拌菜也卖得便宜,但摆摊没有成本,蔬菜、大米、白面的成本同样低,卖一份能挣四毛钱,甄珍教出来的徒弟,卖的东西味道好,口碑好,回头客就多,一个晚上多的时候能卖一百多份,卖得好一周能挣上三百块钱。

这帐谁都会算,这样下来,一个月岂不是能挣一千多?比在厂子上班时挣得多一倍,这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雨菲一家对甄珍感激不尽,家里省吃俭用,住铁皮房就为了攒钱置换房屋,铁皮屋吸热,晚上热的睡不着,大人可以忍,孩子不行,现在手头充裕了,在附近租了个房子,家终于有了个家样。来找宝库玩的雨露身上终于不见了热痱子。

丈夫有肾病的彭大姐挣了钱,终于可以给丈夫做透析了,激动地抹眼泪,握着甄珍的手说,“老妹儿,不瞒你说,这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要不是因为孩子,我跟我家那口子早就想喝农药了,从厂子出来这几年,大姐头一次感觉这日子有了奔头,这都得感谢你,你就是我们一家的恩人。”

甄珍帮彭大姐擦了擦眼泪,“小吃不小,但吃苦受累是别人的数倍,你们挣来的钱是你们应得的,不用谢我。”

“有钱挣,胳膊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我们一点不累。”曹大哥把胸脯拍得啪啪响。

几个工人用行动感谢甄珍,现在凉拌菜做成手,不用甄珍动手,把这道菜接了过去。

大家学习上瘾,食材好处理的时候,他们就分批来学习炒大锅热菜,同样是大锅菜,甄珍炒得比当年的食堂师傅好太多了,这就是水平差距,他们想要系统学习一下。

有位姓刘的大姐爱钻研,上手最快,徐大姐几个也都总结出心得,争着分担一些炒菜工作。

除了自己做的,天气越来越热,大家下不去饭的时候,甄珍还会从朴叔那里订购冷面,辛苦了一段时间,因为有人搭把手,到后来甄珍的工作量少了好多。

王进申请查档案,在他打了五个长途电话催促后终于有了结果,现在并没有人因为鱼丸机的设计申请过专利技术。

“兴许有人做过,因为专利观念不强,没有申请保护。”王进分析道。

“这是好事,那我们下一步就着手找人设计。”甄珍从后厨给陈星耀和王进端了两份米皮出来。

王进有点头疼,“咱两眼一抹黑,找谁好呢?”

小陈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已经事先打听了一圈,他人脉广,是个本地通,为甄珍找到一个合适人选,这人脾气有点怪,但是甄珍想要摆平,应该不难。

“你会做松鼠鳜鱼吗?”小陈问。

甄珍冰雪聪明,立即领会他的意思,转转眼珠,开口背起所录菜谱,“取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

王进也明白过来,大笑道:“妥了!”

陈星耀找的这个工程师是省精密机械制造厂的,做精密机械制造出身,给他们设计个鱼丸机算是大材小用。老头姓孙,已经退休,又被厂子返聘,作为运动前的大学生,运动时没少遭罪,幸亏被惜才的老厂长从农场抽调到当时三五期间国家重点单位的精密机械厂,才躲过一劫。

作为辽省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老孙头的专业能力在全国都能排上号,不光有一线的实践经验,理论水平也很高,现在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教材就有他的参与。

小陈吃了一口米皮,被筋道、爽滑,又麻又辣的口感征服,开口说起老孙头,“如果孙老还没退休,我们也不好意思去打扰,返聘后,他的工作不多,应该有时间,不过这人不太好说话,所以得拿你的鱼开道。”

老孙头老家是苏州的,找的老伴也是南方的,陈星耀干侦查的,想要查一个人的嗜好,一查一个准。老两口喜欢故乡苏帮菜,最喜欢松鼠鳜鱼,最近这两年老伴身体不好,没人下厨,也没了口福,所以他想到这个切入口,跟老孙套套近乎。

“你们要对我有信心。”甄珍自信是因为她有小咕嘟。

小猫这些天因为不会帮甄珍按摩,跟宝库争宠失败,成天耷拉个尾巴不高兴。得知甄珍要鳜鱼,使出浑身解数,连吃三天鳜鱼,给甄珍弄出九条肥嘟嘟的大鱼。

鳜鱼是国内分布最广的淡水鱼,没有什么格外突出的名品,小猫弄不出最好的品种,只能在体型上下功夫。

甄珍捞出大肥鱼,处理好用绳穿住,笑着表示,“等会把肥鱼变成肥松鼠。”

小猫尾巴又重新支棱起来,喵喵喵喵叫个不停,松鼠也是鼠,一定要好好吃它。

除了鳜鱼,甄珍还准备了其他几样食材,跟陈星耀,还有公安局经侦一位叫瞿文远的小伙子一起去老孙家。

他们不认识老孙,贸贸然上门不好,瞿文远跟老孙小儿子是铁哥们,由他和老孙小儿子穿针引线,这场公关战才能打好。

老孙家就住精密机械厂的家属院,苏式的联排二层小楼。

老孙小儿子,孙继修老早就在外面迎接他们,虽然父母都是南方人,他在省城出生长大,没有南方的文秀,说起话来大碴子味很浓,“我爸虽然是个犟眼子,但你们要是真让他吃高兴了,甭说设计个做鱼丸的机器,设计个做鱼丸的机器人他都敢下手。”

老头闲不住,周末也在厂子里忙活,家里只有老伴在。

老孙的老伴身材娇小,面容慈祥,因为血栓,右半边身体不太灵活,已经很少下厨。平时家务都是保姆在做,身体不好,平时很少外出下饭店,听小儿子说,找了个得过奖的大厨来家烧苏帮菜给她吃,老太太高兴坏了。

见大厨是个文秀的小姑娘,意外之余,老太太高兴地指着厨房的方向,“东西你随便用,今天保姆放假,我也帮不上忙,麻烦你了姑娘。”

家里有病人,甄珍问明白老人是否有忌口的食材,笑着表示,“做菜难不倒我,您稍等。”

老太太脑子转得不慢,继修的同学来了不奇怪,还来了个陌生小伙子,显然今天这顿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老小孩、老小孩,得知小伙子想找老伴设计做鱼丸的机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