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我在八零当电工在线阅读 - 我在八零当电工 第14节

我在八零当电工 第14节

    至于播种插秧,她更不会了,与其被她整死,还不如多花点时间挣钱,顺带还能促进新农村消费。

    翠萍神色复杂看了眼叶秋莹,该不会真受刺激了吧?

    “那你平时都吃啥?”

    “在镇上买着吃。”

    “连一颗青……要花钱买?”

    见叶秋莹默默点头,翠萍哎哟一声,止不住叫唤:“秋莹,你咋不好好种地嘞?地是咱们的根,你把它荒了,这是要你的命!”

    “没事,嫂子,我会想办法养活自己。”

    翠萍苦口婆心又劝了句,见叶秋莹油盐不进,仍旧不慌不忙在挖坑埋木桩,暗骂了一声——真是败家娘们诶!

    天天买着吃,得花多少钱?

    “秋莹,你光靠摆摊能挣几个钱?谁家锅天天坏?嫂子帮你找份零工,怎么样?”

    叶秋莹略是诧异,这年头招工的地方不多,翠萍嫂子竟然要帮她找零工?

    翠萍见附近没人,才小声道。

    “村里通电审批都下来了,少数服从多数,我家男人说马上就要动工,搬砖下货埋电线杆,挖渠引水啥子的好像还要通水,要不少人手咧。你现在赶快去方主任那里报名,再晚些就没名额了。”

    翠萍抿嘴偷笑,一脸神秘。

    “你知道工钱有多少吗?”

    “不知道。”

    叶秋莹非常配合地摇了摇头,翠萍立马兴奋道。

    “轻活2元一天,重活3元一天,我们一家子都去报名了,能干多久干多久,早知道有这等好事,早就该答应通电。”

    叶秋莹猜测应该是国家补助下来了,不然一个村委哪里有钱付工资?

    之前缴纳通电的少许费用,估计是各家各户安装电线缴纳的材料费,电工荒的年代,人力资金国家一并给承担了。

    “秋莹,你去不去?”

    叶秋莹摇了摇头:“我在城里接了点修理活,一时半会也去不了。”

    翠萍不可置信盯着叶秋莹看了许久,一天两三块,一个月下来最少也有60元,居然不心动?

    难道城里的修理工很挣钱?

    翠萍一时间神色变幻无常,只觉得叶秋莹身上多了不少秘密,甚至怀疑小姑娘走上了歧路。

    “秋莹,现在是法治社会。”

    委婉的语气,让叶秋莹一愣。

    “嫂子,你放心,我行得正坐得端。”

    叶秋莹哭笑不得,但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翠萍还当叶秋莹有苦难言,只觉得叶秋莹没爹没妈是个可怜人,连连叹气直接从自家地里,摘了些新鲜的时蔬,还有葱姜蒜送过来。

    临走前,还帮着叶秋莹将篱笆埋好。

    叶秋莹看着碧绿的小白菜两眼发光,她心心念念的小火锅哪能没有素菜?

    去镇上买又麻烦,有现成的别提多高兴,翠萍嫂子不仅帮她干活,还送了新鲜的时蔬,为了表示感谢,叶秋莹包了一斤腊rou当回礼。

    将人送走,叶秋莹顶着夜色收尾。

    晚上九点左右,篱笆栅栏终于加固完毕,叶秋莹一鼓作气,干脆将门锁、门铃、防狼电棒重新进行改良。

    等她忙完,已经是深夜十点,安全措施基本到位。

    这个时间早就过了饭点,为了方便,叶秋莹首选火锅。

    没有火锅底料,她就将辣椒和姜葱蒜爆香,随后加水煮成汤底,主食面条丢进锅里煮,油泼辣子当蘸料省时又方便。

    新鲜的蔬菜原本就爽脆鲜,煮熟捞起直接就能吃。

    没有新鲜的rou食,她就放了些腌rou进去煮,味道顿时变得怪怪的。

    叶秋莹眉头微皱,她就是手欠!

    夏天吃火锅,一顿饭下来,叶秋莹已是满头大汗。

    等她洗漱完毕,午夜十二点的钟声幽幽响起。

    白天上山砍柴、加固篱笆都是力气活,叶秋莹早就累得不可开交,再可怕的夜,也抵不过困倦,入睡也不过是几分钟事。

    一夜无梦,叶秋莹睡得格外踏实。

    等她再次醒来,才发现自己起来晚了。

    她本来想去城里一趟,一来是想看看周科和丽丽的进度,上次走得匆忙,忘记让两人准备一些常用的零件;二来她想去一趟县图书馆,借一些机械电气的书回来看,顺带问问考证的事。

    既然没赶上车,叶秋莹干脆推着工具箱去镇上摆摊。

    好几天没有营业,积攒的订单并不多,没有家用电器,维修费用少之又少,凑合着能挣个生活费。

    叶秋莹正在摊前干活,午后返程的班车映入眼帘。

    叶秋莹不经意间,透过车窗看见了周科的身影,她心头一紧,按照计划,周科此时应该在城里回收旧家电,回来干什么?

    显然周科也看见叶秋莹,车刚熄火,就扛着个大麻袋朝叶秋莹奔去。

    男人面容激昂,不知道的还以为捡到了金子。

    叶秋莹也被来势汹汹的男人弄得一头雾水,特别是看见周科身后的大麻袋,总不能第一天就收获颇丰吧?

    直到叶秋莹看见麻袋里的东西,何止收获颇丰,简直就是硕

    果累累!

    好家伙,光是收音机就有九台。

    不仅是收音机,还有一台收录机、几个电炉、一台小电风扇,一堆看似报废的半导体晶体管。

    “周科,你们哪里弄来的?”

    周科声音有些颤抖,很是激动:“秋莹,你别摆摊了,去我屋里说。”

    想起对方是个没结婚的小姑娘,周科又补充了句:“我爸妈也在家,敞开大门说话,没人说闲话。”

    “……”

    *

    周家虽小却是瓦房,比起叶秋莹的茅草屋,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周爸周妈还不知道自家儿子要做生意,见他弯腰驼背,吃力扛着一大袋东西回来,身后还跟着个叶小师傅,心里又惊又疑。

    “爸妈,这位就是帮我修手表和收音机的小师傅。”

    二老一听是恩人,哪能怠慢。

    自家儿子能结上婚,多亏叶秋莹,急忙倒茶热情招呼客人。

    至于周科,正喘着粗气坐下。

    “秋莹,接下来一个月,咱们怕是忙不过来。”

    叶秋莹认认真真,听完对方阐述。

    原来丰源机械厂最近技术科整顿,下派的沈科长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天就带着技术员埋头苦干,外接的维修活大部分都给推了。

    丽丽姐平时人缘不错,这次更是花了大价钱请同事吃饭,将一个个单子接了过来,仅仅一天工夫就收了不少家电!

    不仅如此,两人还滚雪球式,扩展了不少新客户资料。

    因为有几户身份特殊,后续还得专门跑几趟,不过只要持续跟进,加上之前的回收渠道,怕是一两个月都忙不过来。

    周科今天带过来的都是急单子,县城还有一半。

    “除了一台收录机和五台收音机,客户只需要维修,剩下的都是二手家电,咱们可以翻新再卖。半导体是我从小厂收来的,你瞧瞧有没有回收的价值?”

    “当然有用,越多越好。”

    废旧零件大多还能用,半导体二极管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元件,虽然不用她出钱,但也得了解行情,以后好定价。

    “这一袋子东西,你收了多少钱?”

    “报废的东西不值钱,加起来也就三十多。”

    周科继续道:“我们合作的范围是二手家电,不包括一手家电维修,这是维修收录机和收音机的票据和定金,按照市场价收费一共是60元,我先替你收了20%的定金,也就是12块钱,后续费用等结算一块给你。”

    周科一脸羡慕看向叶秋莹,顺带将票据和定金递了过去。

    叶秋莹眉眼弯弯,接过票据和定金。

    “辛苦你们跑一趟。”

    她心里很清楚,维修一手家电,周科和丽丽虽然分不到钱,却是可以趁机打响二手家电的名声,拓展一些人脉。

    不过不得不说,夫妻俩效率很高,她自问做不到这般高效。

    按照她的计划,在家电没有普及的年代,每天东奔西跑能回收五六台收音机已经极为不错,对方不仅超额完成,还揽了不少维修活。

    “不辛苦不辛苦。”

    周科爽朗一笑:“你瞅瞅需要什么维修零件,我去给你准备,修好后咱们再一起定价,到时候卖出去再平分。”

    “好,我正好有东西要让你们买。”

    这一袋子东西,她一天也修不完,起码得修个两三天,后续零件也得准备。

    叶秋莹接过周科递来的纸笔,开始写下所需零件,除开一些常见的电容电阻二极管,还有一些器材配件比较贵。

    “暂时就这些,要是不够的话,我再让你们买。”

    叶秋莹估算了一下,这一袋二手家电的零售总额大概是120元,除去回收成本双方平分大概45元。

    因为周科之前答应零件由他个人支出,更是在合同上签字,第一次采购备用零件费用有些多,对方除去零件支出,实际上只有10元左右的纯收入。

    哪怕后续一个月内,不用再采购普通零件,但对方纯收入也只能保持在30元左右。

    听起来五五分不错,其实按比例算下来,对方也就比三七分多一点,绝对不到四成。

    她七,对方三。